库布其:实现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历史性转变
内蒙古新闻网  18-08-07 11:39  【打印本页】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库布其穿沙公路(资料图片)

  治理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这是库布其沙漠的沙漠治理成绩单。经过多年艰苦治理,库布其1/3的沙漠得到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资源逐步恢复,沙区经济不断发展,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大漠变绿洲的奇迹。

  在库布其沙漠,只需10秒就能种下一棵树,而且成活率超过90%。这短短10秒钟的背后,是库布其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走出的一条立足中国、造福世界的沙漠综合治理之路,探索出了一条“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四轮驱动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

  用产业拉动防沙治沙,在生态产业链上做文章,从“谈沙色变”到对沙“情有独钟”,库布其上演了一场沙里淘金、绿富同兴的生态大戏。

  亿利集团打造的“平台+插头”的沙漠生态产业链,让当地农牧民拥有了“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式农牧民”7种新身份,提高了农牧民收入。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嘎查长敖特更花,从2007年开始,与嘎查农牧民一道组成植树民工联队参与亿利集团植树造林工作,11年来累计绿化沙漠面积达到了2万多亩,成活率均在95%以上,带动嘎查农牧民治沙致富。

  从死亡之海到绿色屏障,库布其沙漠的华丽转身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因库布其治沙而萌生的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自2007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在2013年9月召开的第十一次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大会上,通过决议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作为实现防治荒漠化公约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平台。

  2014年,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并将其作为全球首个荒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探索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保护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融合的模式。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上,库布其作为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联合国宣言,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范。

  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不仅在浑善达克、腾格里等各大沙漠和全国各大沙区成功落地,而且已经成功走入沙特、蒙古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与全世界荒漠化地区分享成功模式,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为“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的“世界目标”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