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县加快推进扶贫林果基地建设
内蒙古新闻网  18-08-09 09:42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政府网

  2018年,清水河县大力实施乡村振新战略,全力助推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拟在全县范围实施扶贫林果基地项目建设30万亩,其中鼓励和支持农户自行栽植14万亩,品种以海红果、杏、李子、沙棘、苹果等为主;改造嫁接现有山杏林5万亩,品种以大接杏、仁用杏、李子等为主;引进企业投资建设6万亩;结合沿黄生态走廊项目建设5万亩。

  在项目实施模式上,重点采取政府引导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农户自行栽植的方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具体方式:一是通过政府引导支持,鼓励广大农户利用房前屋后、村庄周围、荒山荒坡、沟道坝地等分散、零散地块自主栽植、自行抚育管护,政府给予适当的苗木和栽植补贴。其中,苗木款全部补贴;栽植费补贴为:乔木每株补贴20元,补贴方式为第一年验收成活后每株补贴10元,第三年验收成活后再补贴10元,灌木按亩补贴,每亩补贴200元,第一年验收成活后每亩补贴150元,第三年验收成活后再补贴50元。二是通过引进企业和社会资本采取流转农民土地投资建设,建设期满后,农户用建成的林果基地以入股的形式交由企业统一经营管理,入股经营期限和分红办法由企业与农户商谈,政府积极协调,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实施项目所需种苗或接穗按照设计要求自行采购。三是通过采取扶贫林果基地建设项目与沿黄生态走廊建设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在沿黄规划设计区域选择多树种栽植,打造和建成集观光、旅游、采摘、生态保护一体的生态经济兼用林。四是帮助农户改造嫁接现有山杏林。过去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和其他林业重点工程建成一定规模的山杏林,这些山杏林生态效益明显,但经济效益低,将这些低产低效山杏林进行改造嫁接大接杏、李子等品种,从而优化品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