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在这里,10秒钟就可以种一棵树,成活率达到90%。植草种树,不再是艰苦的劳作,更像是赏心悦目的演示;
在这里,杨柳掩映、小桥流水,鸵鸟信步、鹅鸭畅游。不单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还是异国他乡奇花鲜果的汇聚地;
在这里,“银肯塔拉沙漠”只是高速路标牌上的存在,“风干圪梁”这个地名早已封存在人们的记忆里。现实中,它们分别是沙漠中的绿洲、现代化的小镇,旅游者的目的地、摄影家的天堂。
这里是库布其沙漠。这不是痴人说梦或者是天方夜谭。这一切都是真的。
沙漠,地球的“癌症”。曾几何时,人们谈沙色变,避之唯恐不及。而库布其,不仅给“癌症”开出对症下药的良方,还把噩梦变成充满快乐和希望的愿景。
任何华丽的转身,必定有坚定恒久的支撑。随着采访的深入,答案日渐明晰,那是理念的指引、科学的烛照、改革的力量、创新的驱动。
智慧之光——
是启迪,更是动力
“刚开始,在沙窝窝里选个低洼处,几棵苗子一插,就算种上了,成活率很低。”被誉为亿利资源集团库布其生态事业部“首席科学家”的韩美飞感叹。
土法治沙,规模小、人力分散,人栽树、羊吃树,年年种、年年死、年年补……库布其沙漠治理一度面临挑战,陷入“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的怪圈。
起初,作为亿利资源集团一名民工联队队长的张喜旺对自己种下的树并不了解。时间长了,他对各类树种的属性基本能摸个八九不离十,积累了一些种树的经验:迎风坡成活率低,种树最好选在沙丘间背风处;沙柳苗条不能太短,容易被风吹倒,110公分长的苗条最合适;库布其沙漠地下水位高,一年内不用浇太多水……
经验是智慧的导师。“这也是意外的发现。”张喜旺边说边向我们演示水冲沙柳种植法——
用水管竖着往沙地一冲,一个沙坑就出现了。他赶忙把一棵长约1米的沙柳苗种进去,浇水、夯实,只露出10公分左右的苗头。用这个方法,10秒钟就可以种一棵树,成活率能达到90%,两个人一天能种40亩。“要是在20年前,40亩树至少需要二三十人种一天。”
去年9月10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参会代表在银肯塔拉生态景区现场观摩时,沙丘上的白色袋状沙障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它是生物基可降解聚乳酸沙袋沙障,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沙障技术。同草方格、沙柳等传统沙障比较,铺设效率提高3至5倍,材料搬运量降低20至60倍,杜绝了化学残留和二次污染。”
听着达拉特旗绿化委员会主任、林业局副局长吴向东的介绍,外国同行竖起大拇指,称赞其为凝聚库布其治沙智慧的“中国魔方”。
先易后难、由近及远、锁边切割、分区治理、整体推进;整体移民搬迁,林草药“三管齐下”,封育、飞播、人工造林“三措并举”……
种质资源,治沙之本;种植方法,治沙重器;产业化技术,治沙灵魂。
鄂尔多斯不仅依托科技进行沙漠治理,更致力于该领域的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
创造了迎风坡造林、微创植树、甘草平移栽种、大数据和无人机治沙等100多项实用治沙技术;研发了1000多种植物种子,建成我国西部最大的沙生灌木及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创建全球第一所企业创办沙漠研究院以及旱地节水现代农业、智慧生态大数据等一系列世界先进的示范中心……
苦干加巧干,挑战变成了动力。
改革之剑——
是博弈,更是共舞
盛夏的草原,天朗气清。甘草长势正旺,羊群悠然进食。白音道尔计和老伴儿进进出出,热情地招呼我们吃肉喝茶。
62岁的白音道尔计祖祖辈辈生活在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沙日召嘎查。他说:“小时候,出门就是明沙梁,吃了上顿没下顿。”
上世纪80年代,白音道尔计退伍回乡,在当地政府“掏钱买活树”“以补代造”“以奖代投”等政策激励下,他在自家草场上种植沙枣、柠条、杨柴,还通过借贷等方式获取资金,种了大量甘草。
白音道尔计家的草场绿了。现在,他家养着400多只羊,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老两口还在锡尼镇买了100多平方米的小二楼。“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家现在的好日子。”白音道尔计说,6000亩长了十几年的甘草是他的“小金库”,用钱的时候才去挖。
梦想与改革,始终相伴而行。
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三种五小”,较早实行“五荒到户、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 90年代的“植被建设是鄂尔多斯最大的基础建设”;到新世纪鄂尔多斯确立“绿色大市”发展战略,在全国率先推行“禁休轮牧”政策,统筹推进十大孔兑综合治理,相继启动“六区”绿化、“四个百万亩”、碳汇造林等工程建设……
关键节点的关键举措,调整了生产关系,改变了原有的分配方式,释放了蕴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活力和创造力,沙区植被的自然修复速度大大加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地位,部署频次之密、推进力度之大、取得成效之多,前所未有。
这是库布其沙漠治理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巨大推力。
“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要努力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内蒙古要大胆先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
鄂尔多斯市委、政府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实行集体林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落实林沙产业企业科技创新补贴及林沙产业“绿色通道”扶持政策……
改革剑指之处,凝聚磅礴合力。
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库布其沙漠的力量被撬动起来,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悉数向生态领域聚集,企业、社会组织、农牧民参与沙漠治理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多渠道投入、多部门协作、多方面参与,库布其沙漠治理以一年超过以往10年的速度迅速推进。不仅如此,沙区人民汲取改革精神,在茫茫瀚海求生存、图发展、谋富裕,硬是把6460平方公里的沙漠变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命运共同体。
是博弈,更是共舞。人与沙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耐人寻味。
加纳环境科学与技术创新部副部长帕特里夏·安佩安格说:“库布其经验很特别,中国政府的创造力十分强大。”
创新之核——
是路径,更是样本
高大的沙山间,汪出一泓清澈的碧水。蓝天白云下,青翠的芦苇如油画般铺展,不时有水鸟欢快地掠过……
这惊艳的一幕出现在位于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黄介壕嘎查的库布其沙漠水生态治理区。
沙水相拥,缘于5年前的一个“奇思妙想”。那时,这里还是无边无际的沙漠,由于没有充足的水资源支撑,沙漠治理面临困境。可在不远处的防洪大堤那边,凌汛期的黄河水位居高不下,不仅威胁沿黄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使大量水资源白白浪费。
能在黄河凌汛期为沙漠引水吗?让“水害”变成“水利”!
“我们在库布其沙漠和杭锦淖尔分凌蓄滞洪区建了2个调蓄水源地,对南岸总干渠进行部分扩建,使其连通黄河和2个水源地,并在2015年凌期进行了引水试验。”杭锦旗水务和水土保持局局长刘海全说,“将部分凌水引入库布其沙漠低洼地,形成蓄水面,达到减轻防凌压力和治沙的目的,两全其美。”
水从沙里“走”一遭,一切都变得那样不可思议。“芦苇自己就长起来了,水鸟也来了。树的成活率很高,那边,种下才3年,就已经成林了!”刘海全难掩激动。
水生态治理项目首期投资4000万元,已经开挖出长达38公里的引水渠道,修建了长达17公里的生态大坝。经过3年持续引水,这里已经形成面积达36平方公里的湿地。
创新的脚步,库布其人一刻也没有停下。一部库布其的治沙史,就是一部人类用新理念、新技术、新产业挑战困境的创新史。
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隆茂营村靠近省道316的村集体土地上,一眼平畴、绿浪翻滚。
“我们种了1200亩马铃薯、1600亩玉米、2000亩苜蓿,还种了高粱、花生和油沙豆。现在看来,土地已经有了一定肥力,改良得不错。”内蒙古恒禾泰丰农牧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文政指着长势喜人的马铃薯说。
过去,这一片全是明沙。独贵塔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苏永权说,一直想引进一家企业,把这片沙地利用起来。
谁会青睐这不毛之地?“沙地,特别适合种马铃薯。我们在乌兰察布市有种薯公司,企业涉足农业有七八年了。”李文政说,“按照‘一年固沙保苗、三年土地改良、五年形成规模’的发展节奏,这一定是块宝地!”
沙漠披绿,从来不是库布其人理想的全部。在阳光充沛的沙漠,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和创新驱动,发展高质量的现代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要让不毛之地变成沃土!
“我几乎走遍全球所有沙漠,看到的都是沙漠与绿色在不断抗争,与人不断抗争。但中国的库布其不一样,这里的人们靠智慧与沙漠共存。”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乔治·斯坦梅茨说。
从“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人沙和谐”“人沙共舞”,从强调“人定胜天”到尊重科学、尊重自然规律……科学这支高高的巨烛,始终照耀着库布其人的前行之路。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累计投资110多亿元,重点在库布其沙漠实施“三北”防护林、水土保持等项目,同时推行各种激励机制,引导民营企业进入防沙治沙领域,促进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沙漠治理开发集聚,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资的新格局。
——反弹琵琶,逆向拉动。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鄂尔多斯用产业化思维谋划生态建设,推广“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林沙产业发展模式,在保护生态环境中保护生产力、在改善生态环境中发展生产力,形成了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位一体”的生态产业综合体系。
——探索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绿色发展路径,让群众在共建绿色家园中共享绿色福祉。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广大农牧民通过植树造林、特色种养等渠道融入治沙和生态产业链条。
——尊重科学、顺应自然,构建因地制宜、合理推进的科学治沙模式。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生态治理成效,不断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引导,有效控制了沙漠扩展趋势,成为我国西部荒漠地区科学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的成功范例。
“理论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党政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运作、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持续化创新,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正是生态意义上的‘凿空’之举!”鄂尔多斯市市委书记牛俊雁说。
是路径,更是样本。
2017年7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贺信中说:“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荒漠化防治是人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库布其治沙就是其中的成功实践。”
这一刻,全世界都在倾听。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库布其沙漠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被巴黎气候大会标举为“中国样本”。
走进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布其治沙技术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河北等省区成功复制,帮助那里的人们攻克一个又一个生态治理难题。
在沙特,在蒙古,在哈萨克斯坦,在加纳……中国路径、中国样本,飞跃远隔的空间,为饱受沙尘肆虐的国家和地区人民送去信心、送去福祉。(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孙亚辉 高雪芹 施佳丽王玉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