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其的呼唤]从风沙之源到绿色家园库布其沙漠华丽转身
内蒙古新闻网  18-08-10 11:54  【打印本页】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鄂尔多斯8月10日消息(记者郑颖宝音金建军)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库布其沙漠,曾经寸草不生、荒无人烟,被称作“生命禁区”“死亡之海”。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和沙区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百折不挠,三分之一的沙漠得到治理,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为筑牢我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巨大贡献。沙漠中的绿色奇迹是怎样发生的?绿起来和富起来如何在库布其同步实现?

  库布其沙漠有三分之一的沙地得到治理(7月21日摄)。(央广网记者张凯航摄)

  “风起明沙到处流,沙压房子人搬走,沙蓬窝窝沙葱菜,养活一代又一代。”

  库布其沙漠北缘的杭锦旗杭锦淖尔村,高毛虎一家世代居住于此,靠20多亩盐碱地为生。1977年,17岁的高毛虎中学毕业,开始在沙漠里的盐场打零工。他说,那时沙害很厉害,已经是“沙进人退”了,但那时候从个人角度也没想到治理沙漠。

  沙漠里环境恶劣,种树绝非易事。2000年,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高毛虎加入企业组织的治沙民工联队。顶烈日、锹挖坑、肩担水——可惜,种种付出却常常抵不过沙漠里的一场风。

  高毛虎说:“我们算是第一代治沙人,在这里面也受了不少的苦。刚开始头一二年,我们也赔过钱,哭过鼻子,年复一年就这么种,反正得把这座沙漠绿化起来。”

  随着沙漠一点点变绿,高毛虎承包的工程也开始从几百亩到上千亩。他觉得沙漠治理了,人们打工也赚了钱,最起码有了成就感,自己的汗水没白流。

  此后,鄂尔多斯逐渐形成“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经营、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的四轮驱动治理模式。这让沙漠披上绿装,也让贫困的农牧民受益。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和治沙企业累计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沙区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不到400元增长到2017年的1.5万元。

  让高毛虎欣慰的是,儿子高科从小跟着他在沙漠种树,耳濡目染。

  大学毕业后,高科回到家乡,在亿利集团做生态项目管理,继续从事治沙工作。高科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治了一辈子沙,种了一辈子树,他就想把这个手艺接下来,这么干下去。

  寒来暑往,四季轮回,几代库布其人守望相助、百折不挠,在荒漠中创造奇迹。而新时代,尊重自然、科学创新的发展理念也在闪耀光芒。

  1995年,韩美飞43岁。在老朋友的带动下,他放弃了中学副校长的工作,来到沙漠腹地,担任亿利集团治沙项目公司副总经理。从城市到沙漠,车辆一路颠簸,不能动摇韩美飞治沙的决心。他回忆说:“车都是部队退役的绿色的212,靠背上的弹簧都断了好几根,把我后背扎了几十个窟窿……”

  在沙子里摸爬滚打20多年,韩美飞不断摸索种树技术,成为当地的治沙专家。他讲解说:“在沙漠里用水的压力冲出一个坑,把苗子栽进去,挖坑种树浇水一次性完成……”

  从锹挖栽树到微创植树,从沙丘下栽苗到风坡造林、大数据造林……40年来,库布其人发明了100多种沙漠生态新技术,种树成活率也从最初的20%提升到80%以上。“白天黑夜团团转,我就带领我们这帮人,搞技术研究。”韩美飞说。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正在库布其生动地实践。如今,新一代库布其人正在用科学创新为治沙注入新的力量。

  在库布其沙漠生态科技中心的种质资源实验室,90后研究员李相儒在进行“植物大熊猫”四合木的组织培养。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继续研究或寻找出一些适合沙漠的植物种。

  2013年,李相儒研究生毕业,带着专业所学回到家乡,成为第三代治沙人,和同事们研发适合沙漠地区的植物种质资源。李相儒表示,因为自己从小出生在沙漠边缘,这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也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斗转星移,与沙的相伴相生中,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控制自然、“人定胜天”,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防沙治沙”、守护生存防线到“管沙用沙”“绿富同兴”,库布其在探索。从风沙之源到绿色家园,库布其沙漠华丽转身,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防治全球荒漠化,如何共同面对?库布其在呼唤,呼唤更多的“中国智慧”,呼唤更好的“中国方案”。


[责任编辑: 白静]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