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县:高质量发展谱写中京大地新辉煌
内蒙古新闻网  18-08-10 11:41  【打印本页】  来源:赤峰日报

  ▲铁西新区

  ▲肉牛养殖小区

  ▼得丰焦化

  八月的中京大地,青翠而火热。转型发展的汗水正在浇灌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近年来,宁城县进一步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顺应经济规律,以高质量发展标定新方位,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而持续发力——

  工业:建设产业集群加快动能转换

  膨润土产业是宁城的传统产业,通过科技创新,膨润土产量由原来的年产100万吨降至现在的年产50万吨,但产品附加值却提升了9倍。其中,猫砂产量占据全国产量的60%,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北方猫砂之乡”。

  宁城县冶金工业始于鑫马铸业的炼钢,近年来,鑫马铸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创新生产工艺,实现钢铁产品就地加工。今年计划再投资8亿元,建设年产80万吨型钢、120万吨带钢下游生产线。同时,依托建支管业,恒丰金属、明安金属、京航石墨模具、宝宁合金等铸件、冶金加工企业,全力打造铸造产业集聚区,形成铸造门类齐全化、产品多样化、生产智能化、工艺绿色化、质量标准化,从设计、工艺、技术、产品上实现脱胎换骨的蜕变。力争用三年时间,将中京铸造园区打造成自治区级铸件产业示范园区。

  宁城县充分利用赤峰及周边地区废旧资源,在汐子工业园区建设了以再生资源加工、有色金属再生、电子废弃物回收、报废汽车拆解等再生资源产业园区,一大批废弃物在这里得到了重生。

  此外,根据国办发[2017]5号精神,结合宁城县实际,修改完善了宁城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土地出让、税收减免、人才引进等方面都给予了较大的优惠力度,制定了《宁城县招商引资管理办法》,规范了招商项目入驻流程,进一步提高了我县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农业:构建全产业链向高质量挺进

  设施农业在宁城发展格局中举足轻重。从1996年开始,宁城县就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来抓,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现已形成集“蔬菜育苗、产业基地、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场销售”于一体的设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目前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已达43.6万亩,位居全区首位,覆盖16个镇乡街、199个行政村,从业7万余户、17万农民。年产各类优质蔬菜106万吨,产值41亿元。建成万亩设施农业园区6处、千亩日光温室园区64处、100万单位食用菌小区38处。宁城番茄、尖椒、黄瓜、滑子菇注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绿色有机蔬菜产品53个。与首农集团、上海江桥市场等企业达成合作,产品主要销往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宁城也因此被评为全国蔬菜种植重点县、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到2020年,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将达到60万亩,建成中国北方高原寒地反季节优质蔬菜供应基地。

  宁城的林果产业同样可圈可点。现已形成集“育苗、种植、冷藏、销售、深加工”于一体的林果全产业链。全县果树经济林面积达20.3万亩,盛果期面积6.8万亩,年产优质水果13.5万吨,万亩林果乡镇5个、千亩林果基地38处。“宁城苹果”注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实施城市提升工程,推动生活质量新提高。为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宁城县计划投资4.3亿元,对天义城区30条、36.1万平方米道路进行综合改造,启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改造老旧管网,建设垃圾转运站、水冲厕所、停车场等市政公用设施,统筹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同时,计划投资20亿元,推进天义城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工程,打造居民生活新环境,积极引进龙源环保、锦江集团、桑德集团等社会资本,实施垃圾综合处理项目,建立城区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努力建设现代宜居、充满活力的美丽宁城,使广大市民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旅游:突出项目拉动特色引领发展

  作为赤峰市的南大门,有着“三省通衢”之称的宁城县,近年来因旅游业的兴旺而声名鹊起。作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县,宁城在实施“旅游兴县”战略的进程中,始终突出大项目强力拉动,注重特色引领,依托独有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打造“山水中京·田园宁城”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业实现由弱到强,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快速转变。由北京新颐华卓投资有限公司建设,计划投资59亿元,规划区面积11.88平方公里的八里罕圣泉特色小镇项目,着力打造“山水融城、田园和美、产业兴盛、城镇秀丽”的中国北疆特色小镇新典范;由宁城天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建设,计划投资32亿元,占地约4500亩的黑里河水上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项目,充分利用黑里河环湖绿色、山林田野等自然资源,发展水上运动产业群和产业链;由内蒙古公路交通投资公司建设,计划投资20亿元的西部公园项目,重点开发宁城西部横跨5个乡镇、800平方公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打造“春赏百花、夏享清风、秋摘硕果、冬沐温泉”四季畅游旅游产品,建成赤峰南部自驾游胜地;由内蒙古国森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建设,计划投资11.3亿元,占地约900亩的巴尔喀温泉度假区项目,依托优质温泉资源,融合契丹和蒙元文化,建设以温泉疗养度假为主,四季渔乐、智慧医疗、居住养老为辅的高端度假区。

  踏上新征程,续写新篇章。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新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充满勇气与智慧的宁城人,一定能够在这新的发展之路上,以新时代奋斗者的姿态,去迎接光辉灿烂的未来!(文/张鹏图/胡晓明)


[责任编辑: 巴菊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