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 ”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内蒙古新闻网  18-08-15 10:57  【打印本页】  来源:兴安日报

  绿油油的水稻长势喜人,稻田里小鸭子自由自在地觅食,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图。这是记者在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所在地好力保镇古庙村看到的景象。

  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包括扎赉特旗好力保镇和音德尔镇的东南部区域,涉及32个行政村,区域面积6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0万亩,占全旗耕地面积的10%。产业园现已形成以优质水稻产业为主导,甜叶菊特色种植和生猪养殖为辅助的“一主两辅”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该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管理服务为保障,初步建成了基础功能较为完备的“三基地、两区、两站、一体系”。“三基地”,即35万亩水稻生产示范基地、8万亩甜叶菊种植示范基地、8万口生猪规模化养殖示范基地;“两区”,即35平方公里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区、2平方公里农产品物流区;“两站”,即龙鼎集团院士工作站、中农绿能公司院士工作站;“一体系”,即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板块齐全,产业链条有效衔接,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种养基地为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生产要素集聚的现代农业示范引领区。项目经营模式采取农民入股和反租倒包方式,进行统一经营,即“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走订单农业和智慧农业之路。

  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全旗水稻产业的核心区,水稻浸种催芽实现智能化、育秧实现工厂化、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单产达600公斤/亩,是全区平均水平的1.2倍。产业园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入驻龙头企业32家;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远高于全区58.9%的平均水平;农产品加工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的60%。同时,产业园内以旅游农业、农业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发展壮大,建成了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区、永兴农耕文化博物体验馆等一批休闲观光体验农业景点,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启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大数据中心,建成了辐射全旗线上农产品销售的乐村淘、草原天健等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3.5亿元。

  扎赉特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范英军告诉记者,目前产业园流转了1000多户的5万亩土地,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签订单,由合作社统一提供服务,每斤水稻高于市场价5分钱左右,平均户均增收3000元左右。目前,项目绿色提质增效工程稻鱼稻鸭示范基地、产业园核心区景观打造已完成主体工程;1万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已投入使用;两菊两稻标准化基地建设已全部完工,完成水稻插秧18万亩,甜叶菊栽苗4.1万亩;物联网+智慧农业服务中心、甜叶菊智能育秧温室已完成选址,近期将进行招标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已全面启动,印发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项目申报指南》,初步拟定了10家合作社予以扶持,近期完成项目评审后即可批复下达建设。(记者孙崇正)


[责任编辑: 巴菊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