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视图  >  深度   
爷爷与树,爸爸与树,儿子与树,他们不一样!
内蒙古新闻网  18-08-15 16:27 打印本页 来源: 
 

       迷人的夏季,是阿尔山最美的季节,如诗如画。

阿尔山美景如画。

       骑着摩托车穿梭在林间小路,微风拂面。54岁的朱亚斌总有一种过电影的感觉,想起小时候最喜欢和小伙伴爬上林边的桦树,在树林里捉迷藏,寻找好吃的“水葡萄”,发现猴头菇、木耳……对这片森林,身为阿尔山林业局天池林场护林队队长的朱亚斌有着深深的眷恋。

保护森林是护林员们的责任。

凭借多年经验,朱亚斌观察车辙就可以知道入山车辆。

       阿尔山位于兴安盟西北部,处于大兴安岭林区腹地,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是国家后备林木资源的绿色宝库。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伐木工人。(资料图片)      

       “1955年,我父亲朱广义在阿尔山林业局从事伐木装车的工作,那时候伐木是国家的需要,时代的需要,我们这里的优质木材被运往祖国的各条战线,担当建设重任。”从那时开始,绿树青山就成了朱亚斌生活的全部。

       1980年朱广义成为了护林员,1982年成为护林队队长,直至1994年退休。朱亚斌兄妹4人,全部从事林业周边的工作,朱亚斌子承父业,1995年接过了父亲护林队队长的“接力棒”。“在我们家,父亲是‘林一代’,我们是‘林二代’,变化的是年代,不变的是对这片林子的感情。”在这个北方汉子的眼神里有着一种执着。

当年,靠人工运送木材。(资料图片)

       1998年,国家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试点,在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大幅度调减木材产量,从此拉开了保护天然林的序幕。2000年实施一期工程,2010年实施二期工程。2016年,我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上世纪九十年代,林场一片繁忙。(资料图片)

       “从‘天保工程’开始,我们这里的采伐量就逐年递减了,2009年禁止采伐天然林,2012年全面停伐,迎来新的生态建设发展时期。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伐木工人放下斧头和锯,真正成为护林人,从采伐变为抚育。”朱亚斌带着这份热情投入到护林工作中。

护林工作非常辛苦。

       特尔美是阿尔山第一山峰,朱亚斌和队友时常登上峰顶,在观火站观察林区防火情况。走到哪里,朱亚斌都随身带着相机,拍下沿途美景。他说,这样的美景应该代代相传,不要让它受到伤害。让朱亚斌十分难忘的是1998年石塘林那场雷击大火,大家奋力扑救,但那片林子没了,树木烧焦、折断,不知道要过多少年,才能恢复郁郁葱葱的模样。每次路过这里,他和队友总要停下来看一会儿。

多年前,护林队奋力扑火。(资料图片)

过火的石塘林让人心疼。

护林员们对林区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拍下沿途美景留存下来。

       如今的阿尔山,浩瀚林海间,遍布温泉、矿泉、河流,还有天池、堰塞湖、火山熔岩地貌,可谓林丰、草绿、水美、山秀、石奇,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

在特尔美峰顶观火站的日常工作。      

       因林而建,也要因林而兴,曾经的砍树人如今变成了守护者,得到了大自然的回馈,绿水青山变成了真正的金山银山。“我爱人以前是林区小火车运送木材的护道员,后来借着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春风,我们家开了一个经济型旅店,从3间木头房子到如今的17间客房,去年盈利近30万元,我们实实在在靠林致富了!”朱亚斌一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年6~10月,是阿尔山旅游旺季,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被这里的美景深深震撼,即便是冬季,阿尔山的漂流、不冻河、滑雪仍然吸引着大批游客,络绎不绝,真正实现了全域旅游、四季旅游,而朱亚斌一家仅是林区众多伐木家庭成功转型的缩影。

森林绿了,“林家乐”火了。

林场居民的日子越过越富裕。      

       看到森林带来的富裕生活,“林三代”——朱亚斌的儿子朱可心也放弃了在外打工,回到家中专心和父母经营“林家乐”,在网上接旅游团,当导游给游客讲解,发展林下经济,经营林区土特产,供不应求。

       从伐林到护林,再到营林,与林有着不解之缘的朱家三代人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林区的转型、发展与腾飞。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美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相恒义 孙一帆 来春誉 马建荃 于涛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刘金鹏]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