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河畔 幸福像花儿一样
内蒙古新闻网  18-08-17 13:26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在西辽河畔,不屈不挠的人们传承着坚韧与活力,与自然抗衡,与贫困作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这里有中国最美的山地草原,孕育着着神奇与力量,展现着亲如一家、脱贫致富的动人画卷。

  西辽河,是辽河的上游,也是辽河的最大支流,流经通辽市中部,河流由西向东流淌,沿河两岸地势平坦,广泛分布着山丘草原和黄土丘陵地貌,气候干旱,植被不良,河流含沙量较大。

  西辽河畔,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传承着坚韧与活力,与自然抗衡,与贫困作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打赢了一场又一场脱贫攻坚战役。盛夏,走进西辽河畔的哈拉嘎台嘎查、哈日朝鲁嘎查、东风村,听听频频传来的脱贫致富喜讯,感受像花儿一样的美好生活,看看洋溢着幸福的西辽河缓缓流淌……

  在脱贫攻坚一线,有这样一批帮扶干部,他们和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以真心、真情、真行谱写着“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亲”的幸福旋律,他们是众多帮扶干部的一个缩影。

  盛夏时节,记者走近他们,体验他们主动地、真正地沉下去的拳拳之心,尽心尽力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殷殷之情,讲述他们为百姓平安稳定、人居和谐、邻里和睦的解民忧、暖民心的幸福故事。

白俊胜(左)了解贫困户近期情况。

  白俊胜:百姓的事就是我的事 ●7月24日晴 哈拉嘎台嘎查

  盛夏的科尔沁大地格外闷热。上午,参加了科左后旗嘎查村“两委”班子抓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会后努古斯台镇哈拉嘎台嘎查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白俊胜立即赶往村部,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召集扶贫工作队成员,传达推进会的有关精神,探讨目前嘎查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部署接下来的工作。

  下午,白俊胜来到拉木阿爸家。哈拉嘎台嘎查由巴润哈拉嘎台、苏亩哈拉嘎台、准哈拉嘎台3个自然嘎查组成,共有252户、846口人,全部是蒙古族。拉木老人家住在巴润哈拉嘎台。

  “米尼呼,你额吉这两天一直念叨你来着。”“最近比较忙,没时间来看你们,听说房子漏雨,我就过来瞅瞅。”“唉,房子年头多了,有点儿小毛病是正常,要是以前我早自己收拾了。”“阿爸,您千万别着急,更不能自己上手,漏雨的事我来解决。”白俊胜和拉木阿爸一见面就说不完的话。一边说着一边走到漏雨处,拿手机拍下来。

  拉木阿爸今年85岁,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兽医,帮助牧民治好过很多牲畜,是个受人尊敬的老人。“因为岁数大了,身体不太好,老两口2014年识别成贫困户,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给他家安装电视接收设备,打安全饮水井、砌院墙、铺院地等用实物扶持,同时提供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交纳商业医疗保险、办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一系列健康保障。通过2年的扶持,2016年认定脱贫。”白俊胜说。

  “米尼呼,你送来的苗已经长成这么高了。”老额吉指着菜园子里长得枝繁叶茂的土豆说。蒙语“米尼呼”是“我儿子”的意思,老两口亲切地召唤让旁人很是羡慕。拉木阿爸说,自从扶贫工作队驻嘎查以来,白俊胜对他们照顾的无微不至,不亚于自己家的孩子,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日子久了,对白俊胜有了非亲生却胜似亲生的感情。

  “我也是农村长大的,知道这里的人们特别注重感情。”白俊胜驻嘎查以来,真诚的对待每家贫困户、每个人,把百姓事当家事,踏踏实实的做,从陌生到熟悉、从信任到认可,渐渐培养出感情,真正成为嘎查的一员。

  从拉木阿爸家里出来,直奔住在准哈拉嘎台的乌力吉达来家。途中正好路过苏亩哈拉嘎台,一路上碰到院子里干活的、街上走的、路边放牛的牧民,白俊胜都停下车,打招呼聊上几句。

  白俊胜说:“都是我们嘎查的,驻村4年了,除了外面长期打工人员以外,从小孩到老人我都认识。”原来,科左后旗电视台办公室主任的他,2014年就下派到哈拉嘎台嘎查帮扶。因为沟通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2016年4月被任命为哈拉嘎台嘎查第一书记。

  今年56岁的乌力吉达来是个很健谈的人,他说,以前家里条件还不错,2016年12月,大学毕业没到两年的儿子查出患有脑积水,为了救儿子,他变卖了所有家当,东挪西借,花了30万元,不幸的是孩子走了,一夜之间这个家也一贫如洗。就在这时,白俊胜和驻嘎查工作队来了,把他家纳入贫困户,申领了低保、产业扶贫贷款,购买了3头基础母牛,还帮忙找了一份生态护林员的工作,每月1000元工资。“没有这位‘赛音都格’,我们真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乌力吉达来的爱人没说几句就哭了。蒙语“赛音都格”是“好老弟”的意思。

  从乌力吉达来家出来已经是傍晚了,回去的路上,白俊胜播放一段微信语音,微信里叫他“阿巴嘎”(汉语“叔”的意思)的人说,现在在科尔沁区大林镇光伏项目工地打工,一天能挣110元,挺好的,让他放心。

  “他叫海虎,是我们嘎查在校大学生,这孩子很自立。”白俊胜欣慰地说。海虎家住在苏亩哈拉嘎台,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2016年考上大学时,相依为命的父亲也重病在身。白俊胜和工作队人员给海虎办理了大学生困难助学补贴4万元,帮助他圆了大学梦。2017年,海虎的父亲病逝,白俊胜在海虎原来就享受低保的基础上,又争取到产业扶贫款,购买了4头基础母牛放在他叔家代养,以此增加海虎的收入,还申请到资产收益分红项目一头牛给海虎名下,连续扶持3年,每年分红1800元。

结束一天的工作,白俊胜来到苏亩哈拉嘎台工作队租的民房。他说,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住在这里,虽然不能经常回家,但每每想起当初的27户贫困户,通过努力已经有24户正常脱贫,看见胜利曙光的那种亢奋再次油然而生!

于学林(左)帮助贫困户查看养殖供需信息。

  于学林:做好群众贴心人 ●7月25日晴 哈日朝鲁嘎查

  走进扎鲁特旗鲁北镇哈日朝鲁嘎查,一幢幢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路整洁通畅,成群的牛儿在草场上悠闲地吃着青草……

  哈日朝鲁嘎查位于鲁北镇西40公里处,全嘎查共有187户。在村部,记者看到一本厚厚的日记,翻开一页:“嘎查里的李殿军、王桂荣夫妇因病致贫,特别是54岁的王桂荣,有心脏病、骨关节病、胆囊炎等疾病,常年吃药,备受折磨,影响生产生活,但是她乐观向上,对落实各种扶贫政策很积极。今天给她拿了两盒硫酸软骨素片,可以补钙、护关节、减少疼痛,她愉快的收下了。”这是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于学林的工作日记。

  从2016年驻村开展脱贫帮扶工作,扎鲁特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于学林就把家搬到了嘎查,把热情带到了嘎查,也把专业的健康知识送到了嘎查。

  “很多牧民不了解养生保健知识,小病靠扛,大病才治,导致了因病致贫。针对这个情况,在嘎查加强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经常联系相关部门开展爱心义诊活动,牧民们很欢迎。有了好身体,才能有干劲儿,脱贫致富不用愁。”说起哈日朝鲁嘎查的变化,于学林侃侃而谈。

  “以前,嘎查里有贫困户118户,没有产业,只有草场。现在,我们利用‘三到村三到户’项目资金190万元购买基础母牛234头,年户均增收15000元,116户贫困户稳定脱贫,还有2户因病致贫,脱贫在望。”

  迎着烈日,于学林和同事来到贫困户乌力吉仓家。推开院门,土黄色的小狗摇着尾巴跑了出来,围着于学林亲昵地转圈。49岁的蒙古族汉子乌力吉仓迎了出来,于学林说着刚学会的两句蒙语和他打招呼。

  这样亲如家人的融洽关系是于学林一步步脚量、一次次登门、一遍遍沟通带来的。哈日朝鲁嘎查是一个民族村,全村95%以上村民都是蒙古族,于学林刚来的时候,语言不通,习惯不同,开展工作有些困难。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连村里80多岁的蒙古族老奶奶都能用汉语叫上来他的名字,小孩子们更是喜欢围着他玩儿。

  工作好开展了,就要让牧民见到实实在在的效益。乌力吉仓骄傲的向记者介绍他家的改变。在宽敞整洁的院子里,140多只羊在圈里嗮着太阳,10多头牛被放到了附近的山上,一头膘肥体壮的毛驴毛色锃亮。“以前我家可不是这样,孩子上不起学,老人患病,生活困难。这两年,于书记帮助我家解决了上学和治病的问题,还帮我搞起了养殖,挣钱了,脱贫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今年儿子从内蒙古工业大学毕业了,打算年底去日本留学,在这村里可是头一个啊!”

  于学林想着,不仅要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加速脱贫,更要扶贫扶志两手抓,改变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观念,注重知识的力量,像乌力吉仓一家这样,让这一代人改变生活,让下一代人改变命运。

  哈日朝鲁嘎查养殖业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只是一家一户散养,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低下。为推动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养殖业发展,于学林和嘎查党支部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牧户”的模式,决定带领全嘎查采取以现金、草场和牛入股的方式成立专业合作社,吸纳更多的牧民加入,走农牧业现代化道路。

  “我们嘎查有1700多头牛,‘单打独斗’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今的发展了,我们要联手脱贫,抱团致富,实现利益共享,也提高市场竞争力。”于学林坚定地说。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从前因为嘎查里的路不好,经常有牧民开车翻进山沟里,造成经济损失不说,还有人受伤丧失劳动力,给家庭带来巨大打击。想脱贫,这路必须得修,我们跑部门、拉赞助,终于让嘎查的路平坦了、宽敞了,大家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全力以赴脱贫致富。”于学林的同事补充道:“为了修路,他还拿出了自己第一书记的经费1万元,又自费给村里打井、购置办公桌椅、买冰箱。”

  把大家的日子当成自己的过,尽心尽力,精打细算,远景规划,于学林把嘎查当成了自己的家,用心呵护着每一寸土地,每一户兄弟姐妹,每一个脱贫项目。

岳鑫(左)一家人走访贫困户。

  岳鑫:一人扶贫全家驻村 ●7月26日晴 东风村

  傍晚时分,凉爽的风习习吹来,劳作一天的人们陆续从田野归来。每天的这个时候,岳鑫就会携妻带女开始入户走访。

  “看看你家猪长的咋样?”“长的好着呢,就是价格不好啊。”“现在确实是不行,挺住了,价会涨起来的。”简短的打过招呼,岳鑫直奔徐宝贵家的猪圈,两个人的妻子没有跟过去,她俩在菜园里聊得火热。

  岳鑫是东风镇党委副书记,2017年来到东风村任第一书记。

  东风村是贫困村,到2017年末动态调整前,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3户,贫困人口基数大。又由于东风村是镇区所在地,人口密集,人员类型复杂。面对670户的大村,面对复杂多变的村情,岳鑫迅速变换角色,以一名普通村干部的身份出现在村民面前,坐在炕上、蹲在地上,慢慢唠、细细聊,收获精准识别第一手资料。根据每户贫困户的具体情况,他因户因人施策,从一件件、一桩桩实事做起。渐渐地,他以真诚的态度、务实的作风被村民所熟悉、信任。

  徐宝贵原本是勤劳肯干的人,日子过得还不错。2017年4月,一纸胃癌诊断书几乎将这个坚强的男人击垮。“一直以为就是胃炎、胃溃疡,胃难受了就吃上几片药顶着,该干啥干啥。大夫一说是胃癌,当时真把我吓坏了,那得花多少钱啊?要没有扶贫政策,我真就治不起。”徐宝贵说,是医疗保险、大病救助等帮扶政策让他有钱治病,更是岳鑫这样的帮扶干部让他有信心把日子过下去。针对徐宝贵术后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妻子身有残疾的实际,岳鑫和村干部为他家申请到了低保待遇和产业扶贫资金,又协调到5000元帮徐宝贵买回来5头母猪,发展庭院养殖。就在前两天,徐宝贵还拿到了1000元租金收益分红。

  为更好地明晰扶贫思路、促进村集体发展,岳鑫积极参与了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广西、贵州考察团。考察期间,他深受贵州六盘水市开展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的启发。回村后,他多次召开村“两委”、村民代表会议,与大家共同想办法、出实招儿。为让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他们商议决定把扶贫资金入股到伊赛集团建设养殖基地,每年可得5.28万元的租金收益。近日,东风村举办集体分红仪式,徐宝贵等24户贫困户每户分得首次分红1000元。

  为了让自己真正地融入到东风村,更便利地开展工作,岳鑫软磨硬泡,做通了妻子和孩子的工作,把家从县城搬到了村里。“一开始很不理解,驻村帮扶真有那么多工作要做吗?一周才能回一次家,我和孩子根本指望不上他,扶贫是大事,那也不能为了大家不要小家了呀。”妻子刘丽丽说。随着她深入东风村的次数增多,最初的不理解变成了对丈夫的牵挂和全力支持。“每次来给他送生活用品,发现他都造的不像样儿,人也瘦了。他入户时,我也跟着去过几户,发现他扶贫这个活儿事无巨细,还真是分不出更多的精神头儿来照顾我们这个小家了。而且,村民也都很朴实善良,我喜欢上了东风村。”为了让岳鑫没有后顾之忧,刘丽丽带着女儿也住到了村里。

  岳鑫说,现在他们家已经融入东风村这个集体了,和左邻右舍的关系处的也非常好,每天晚饭后带着老婆孩子去几家串串门,唠唠家常、讲讲政策,和村民的感情更近了。虽然与住在县城比,老婆孩子比以前要早走、晚归近一个小时,多跑50多公里的路,但是都值得。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岳鑫说,驻村的路也许漫长,他愿意用沾满泥土的双脚去丈量,为贫困群众脱贫、为村集体增收奉献自己的力量。下一步,他打算在辣椒产业上做文章,例如整合资金建设更多的春棚,让贫困户通过育秧或出租来增加收入。

  这几天,岳鑫正与百年酒业、玉王、华曙等龙头企业和镇区的辣椒专业合作社积极对接,争取为东风村村民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大家通过打工增加收入。(文/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相恒义 孙一帆 郭洪申 鮑庆胜 来春誉 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于涛 马建荃)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