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叫我“沙漠医生”
内蒙古新闻网  18-08-21 07:27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张吉树(亿利资源集团沙漠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我叫张吉树,是亿利资源集团沙漠研究院的一名高级工程师。以前,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辈子会跟沙漠结下不解之缘。上大学之前,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可当我真正学习了沙漠治理专业并从事治沙工作后,我开始对治疗沙漠这个“地球癌症”产生了极大兴趣。

  现在我所在的位置,是库布其沙漠腹地的独贵塔拉镇。你别看现在这里水草丰美、气候宜人,我刚来时,却是沙丘遍地、寸草不生。那时一想到以后都要在这么一个环境下工作,心情就不免有些沉重。

  等到真正开始工作,我才发现治沙有多么艰辛。那会儿我们经常就是拿上两个干馍、一点咸菜、两瓶水,扎在沙漠深处的试验田,一干就是一整天。但糟糕的远不止这些,茫茫大漠,杳无人烟,危险的情况时常发生。有一次我乘车勘探治沙路线时,汽车直接从大沙丘上飞了下来,我的腰被摔伤了。这些困难没有吓退我,沙漠越是“猖狂”,我就越要治治它。

  刚开始种树时,看着一茬又一茬树苗枯萎、死去,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可是学了这么多年的沙漠治理,我坚信沙漠不仅是风沙之源,还可以成为财富宝库,而打开这个宝库大门的金钥匙,就是技术、理念、机制的不断创新。于是,我们团队用了近20年时间不断研究,摸索出了一条科技治沙之路。

  去年,有游客来到独贵塔拉镇旅游,看到亿利资源集团的工人种植沙柳,他们惊讶地问我,为什么种一棵沙柳只需花10秒钟?我告诉他们,这就是我们团队发明的“微创手术”系列种树法——用低压水流冲击沙地形成100公分左右的深坑,迅速将沙柳苗插入,两人合力下,10秒钟就种完了,成活率能达到90%。目前,我们一共申请了20余个治沙专利,主要包括沙漠经济植物的栽培、流动沙丘治理、治沙机械设备、盐碱地治理、围藻治沙法等。有了这些新技术,沙漠这块“顽疾”在我的手里不断被“治愈”,他们都叫我“沙漠医生”。听到这个称号,我非常开心,青年时代的梦想在库布其变成了现实。

  现在,看到我的许多治沙经验已经走出库布其沙漠,被推广到腾格里等其他沙漠,还走出国门,用于治理中亚地区的沙漠,我感到由衷的自豪。我相信,只要我们把技术治沙这条路坚持走下去,抵抗“地球癌症”这场战役就一定会取得最终胜利。(本报记者李晗整理)


[责任编辑: 魏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