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染库布其·亲历】我也是治沙大军中的一员
内蒙古新闻网  18-08-23 08:16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我叫王树林,是河北省遵化市人。1969年,国家组建生产建设兵团的时候,我正在河北省当兵,就随部队来到了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杭锦旗。

  这些事情说起来也真是巧。当年,刚到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我是一名军人,是内蒙古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23团一连的排长,我们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屯垦戍边。没几年,兵团改为农场后,我们就专心搞农业生产了。

  1987年,一场罕见的冰雹袭击了独贵塔拉镇,地里头的庄稼被砸得都不成样子了。我们心疼得直捶地,赶上这场冰雹,这下啥收成也没了。

  但是,这一场冰雹也把我给砸明白了:搞农业生产,气象预测不能少。从那时起,我开始定时观测气象,还做了本天气记录图。每天的阴晴雨雪,都标记得明明白白,一直坚持了25年。

  也正是因为这个,修建首条穿沙公路时,旗气象局聘请我为天气预报顾问。飞播、春季造林都需要在播种后3天内下雨来保证成活率,这些他们都来找我定时间。就这样,我也成了治沙大军中的一员,还发挥了挺重要的作用呢。

  这条穿沙公路,可是咱们杭锦旗的腾飞路、独贵塔拉的致富路。当时,我们定下的方针是植被先行、两头开工、先易后难、全线贯通,实践证明完全正确。为了保护穿沙公路,我们在路两边打沙障,种树护路。大家吃饭的时候拌着沙,睡觉的时候盖着沙,硬是把这件事情干成了。

  修路那几年,老天爷也眷顾我们,雨水特别多。后来,亿利资源集团聘请我当了他们的技术顾问。除了预测气象,他们还看中了我的园子。别小看我的园子,虽然不大,功能可多着呢。里面光梨就有20个品种,桃、杏、李子、苹果、葡萄等也都有。我的园子就是个小型试验园,这些从外地引进来的果树,只有在这里试种成功了,才会在沙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今年,我72岁了,当了那么多年兵,身板硬朗着呢。2007年从杭锦旗沿河工作委员会退休后,我也闲不下来,总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现在每年夏天,我都会来我的园子里拾掇这些果树,看到它们又结果了,又在哪片沙区中推广成功了,心里也高兴。

  我现在总跟年轻人说,树是慢慢长的,草是一年年生的,一时看不见,三年五年后连成了片,屏障作用就出来了。库布其沙漠眼前的绿,是日积月累苦干种出来的,一定要格外珍惜!

王树林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退休干部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文明 整理


[责任编辑: 赵静]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