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区有蒙、满、回等少数民族人口14.6万,占总人口的24%。该区将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生命线,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民族关系。
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社区的回族党员白彦峰是一名社区“少数民族之家”的调解员,以“家服务”为工作理念,妥善调解了一起起矛盾纠纷。玉龙街道王府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扬说:“社区累计为123名少数民族居民免费培训技能,帮助165名少数民族居民就业,为147人次的少数民族居民发放8.5万元救助金。”该区注重解决少数民族民生问题,在同等条件下少数民族优先享受子女入学、就业、征兵等待遇,让少数民族共享改革红利,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眼下,松山区当铺地满族乡关家营村党总支书记关海东正忙着现代农业观光采摘园区的土地流转工作。今年,松山区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50万元,支持关家营村现代农业观光采摘园区项目中的土地整理和输水管道建设,建成后可安排少数民族居民和贫困人口300人就业。该区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2014—2017年,共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000万元,改善少数民族乡村农牧业生产条件,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同时,把少数民族聚居区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做到小康路上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松山区玉龙街道王府社区以民族文化维系民族团结,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玉龙之声”群众艺术团以少数民族居民为主体,培养了一大批社区少数民族文体骨干;赤峰首家社区科普大学让少数民族居民在家门口就可学到科学文化知识;蒙古文化风情园的蒙古吉祥纹等20多个蒙古文化风俗雕塑,展现出游牧文化的独特魅力。该区坚持以文惠民、以文化民,在满足少数民族居民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利用重要节点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推动民族文化进社区、进校园。同时,为全区学生免费发放民族教育读本,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思想。
以开展创建活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王府社区建立社区、网格、楼栋三级民族工作组织网络体系,组建服务队伍为少数民族居民提供各类服务;临潢社区设置“一廊两台四室”少数民族特色服务阵地,维护社区和谐稳定;关家营村以集中居住等方式改善少数民族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涌现出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0个自治区级和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今年,该区投入资金90万元,对2个社区民族工作提档升级;投入资金320万元,打造1处村级创建示范点,推动全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深入,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松山大地。(通讯员 孙桂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