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牢落实民族政策 巩固民族团结基础
阿荣旗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最大的群众工作,把争取和凝聚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推动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各民族乡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民族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作,规划严格、指标约束性强,预期指标要求高,为此,旗委、旗政府高度重视阿荣旗民族工作,将该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出台了《阿荣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十二五规划》,并纳入了全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全旗经济社会重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
成立了旗、乡、村三级扶持民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合力抓、民族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为保证全旗少数民族乡各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早在2014年,经过对全旗10个民族村的实地调研,该旗旗委制定并出台了《阿荣旗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意见》,推进民族乡民族村经济发展,使4个民族乡每年专项补助经费由2006年的10万元提高到30万元,同时在对民族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经济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以及干部培养选拔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政策倾斜。对全旗民族工作确立了在做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同时,集中力量发展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和社会事业,为少数民族群众享受优惠政策提供了制度保障。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民族兄弟生活
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制约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瓶颈”,阿荣旗紧紧抓住各级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整合资源,共谋发展。
十二五”以来,该旗在财政资金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加大资金投入和配套力度,有效整合民族、发改、扶贫、教育、卫生等专项资金,集中力量加大民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整合各类项目资金3.2亿元,先后在12个少数民族村实施交通、水利、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237个。其中少数民族发展项目93个、民委扶持资金3965万元。几年来,累计为民族聚居地区修建通村水泥路230公里,打抗旱井270眼,购置喷管设备214套,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万亩,院墙改造19.91万延长米、边沟硬化衬砌9.28万延长米,对民族村2665户居民实施危房改造,民族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通过落实新农村建设专项引导资金、“一事一议”奖补、整合项目资金等方式,投入资金达8500万元,实施新农村建设公益项目113个,建设文化广场7个,整修边沟7.9万延长米,安装路灯260盏,栽植各类树种7.6万株。
阿荣旗着眼于民族村整体发展水平,优先对基础设施薄弱民族村给予资金倾斜,音河乡维古奇村在12个民族村中发展相对落后,旗委、旗政府高度重视,先后组织各职能部门多次来到维古奇村现场办公,从解决民族村基础设施着手,通过完善设施改善环境。近年来,先后投入民委资金600万元,相继实施了院墙改造、修建砂石路、广场等项目,彻底改善了维古奇村的整体面貌,现在的维古奇村已经是一个街道硬化、灯光亮化、院落整齐的美丽乡村。
叩开产业发展之门 民族兄弟摆脱贫穷
旗委、政府始终把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结合各民族乡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开创民族扶贫新模式。
阿荣旗加强特色村镇建设,投资3.85亿元,实施了内蒙古朝鲜族第一家园特色村寨项目,2015年,新发乡东光村通过国家民委验收并挂牌,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投入资金2000万元,先后实施了音河乡勒莫格日达斡尔民俗园、查巴奇乡牧人寨风景区及仙人洞改扩建等项目。2017年,在4个民族乡投资8000万元,实施民族民俗乡村游等工程,提升民族乡民俗旅游产业层次和水平。具有鄂温克族特色的太阳花、桦树皮工艺品等少数民族文化产品走俏,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另一方面增加了当地少数民族百姓的收入。
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的产业品牌。在查巴奇乡投入肉牛发展扶持资金370万元,211户人口较少民族群众受益,户均增收4000元;在音河乡投入扶持资金360万元,建设木耳制菌基地,实现从菌种研发、产品加工到科技示范的完备产业体系,年加工干品能力达到12.6万斤,957名少数民族群众直接受益,人均增收4000元;在得力其尔乡引导鄂温克族群众“二次创业”,通过种养结合的方式,大力发展畜牧业。
该旗注重解决贫困问题是加快少数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投入扶贫资金4571.07万元,实施易地搬迁、整村推进、科技扶贫、“三到村三到户”等项目30个,实现民族地区5661人脱贫,形成贫困户产业发展、贫困村主导产业扶持和扶贫基地带动的产业脱贫格局,造血式扶贫效果显著。
关心少数民族教育 培养后续接班队伍
多年来,阿荣旗把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列入重中之重常抓不懈,教育部门先后投入资金2412万元,实施民族幼儿园、标准化学校、风雨场馆、学生食堂等各类教育类项目15个,通过上级民委系统共争取助学金90700元,扶持了全旗中小学以及4个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贫困学生176名,旗教育部门累计为人口较少民族贫困住宿生发放助学补助97万元,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教育环境明显改善;通过邀请种养殖等专家和技术人员,共为全旗少数民族村开展科技培训72次,累计培训人数达2.3万人。
该旗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干部的培养,努力建立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民族干部队伍。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干部政策,出台相关意见,为培养、选拔任用民族干部提供了政策保障,积极拓宽选拔任用民族干部渠道,加强民族干部培训工作,民族干部比例逐年提高,形成了结构较为合理、梯次发展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春暖花开,空气中飘荡着柳蒿的奇异清香。记者在阿荣旗查巴奇猎民村见到了村党支部书记杜双荣,攀谈过程中他对记者说:“这些年来,党的民族政策和富民政策给我们民族老乡吃了很多‘偏饭’,我们鄂温克族兄弟从上世纪90年代放下猎枪学习耕种,到现在实现整村土地流转发展第三产业,从一穷二白,到发家致富,村民们都对党和政府充满了感激之情。”
多年来,阿荣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富民政策,加快民族乡村经济发展,统筹推进民族乡各项事业,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幸福指数大幅攀升,全旗持续保持了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记者 于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