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水青山中铸就金山银山——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
内蒙古新闻网  18-09-03 07:3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不能坐在绿水青山上没钱数”。要夯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基础,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依托绿水青山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浙闽两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生动注解。

  8月的浙江,碧水盈波,绿意摇荡。绵延的山脉,如同筋骨连起都市、城镇和农村。安吉县,一个叫余村的地方,有一条清澈的溪流,从村子西侧峡谷高处蜿蜒而下,流过“两山会址公园”,荡漾着镌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石碑的影子,向东而去。流淌了千年的余村溪,仿佛带着一种特殊的使命,阳光下闪着光芒,格外美丽。

  2005年8月15日,习总书记在安吉县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那时起,余村人下决心封山护水,关停全部矿山和水泥厂,挤出所剩不多的集体资金修复冷水洞水库,拆除溪边所有违章建筑,把全村划分成生态旅游区、美丽宜居区和田园观光区3个区块,朝着美丽乡村精品村的方向努力着。

  经过13年的坚持,余村变靓了。如今,这里青山环绕,漫山翠竹,小溪潺潺,鸟语花香。荷花山景区、千年银杏树、葡萄采摘园、水上漂流、家庭民宿等生态产业声名远扬,美丽的环境成了村民的摇钱树。

  在绿水青山中铸就金山银山。近年来,浙江稳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持续推进“五水共治”、“三拆一改”、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黑臭河、垃圾河、劣V类水质断面全部消除,将新增2000个A级景区村庄,绿水青山成为浙江靓丽的名片。

  东海之滨,莽莽林海。作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优先已成为福建全省上下的理念共识和发展逻辑,以“机制活”为牵引,两年来已组织实施了37项改革,形成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八闽大地多山、多水、多绿,森林覆盖率长期冠居全国,主要河流水质保持全优,城市空气优良率名列前茅。多年来,“清新福建”的金字招牌蜚声国内外。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高质量发展题中应有之义。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指引下,浙闽两省妙手丹青,下笔有神,壮丽山河画卷正徐徐展开……(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施佳丽)

  【短评】

  生态建设非一日之功,每一分绿色都来之不易。“诗画浙江”“清新福建”的背后,是一个个生动可感的人物和故事,是一项项与时俱进的试验与实践,蕴含着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丰富启示。

  朴素的真理,往往拥有引领发展的巨大力量;开创性的探索,往往具有影响未来的深远意义。在“两山”重要思想指导下,浙闽两省不仅在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上达到新高度,而且在现代化建设中已经越来越接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境界。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内蒙古风沙干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眼下,生态环境质量虽然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跨过这个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我们还有不少难关要过,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

  浙闽两地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对全区不乏借鉴和启迪意义。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秉承“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精神,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责任编辑: 魏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