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 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典型】医者仁心 真情为民——记乌拉特后旗蒙医医院院长格日勒图
内蒙古新闻网  18-09-07 07:57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

  9月4日上午,终于接通了乌拉特后旗蒙医医院院长格日勒图院长的电话,他说自己正在去往呼和浩特市参加会议的路上,最近工作实在太忙,只有出差路上才得空接受电话采访。这样的工作状态也是他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格日勒图25年以来一直从事蒙医临床医疗工作,他用高超的医疗技术真情服务每一个病患,用惠民情怀书写白衣天使的平实与大爱,得到了乌拉特后旗广大患者的认可。不仅是牧区的蒙古族群众专程来蒙医医院找他看病,越来越多的农区汉族群众也愿意来蒙医院看病了。

  格日勒图是一位富有爱心的院长,他要求院内医护人员以医者仁心对待每位患者,对每一位来就诊的病人都要做到细心检诊、耐心解释,用交心的态度了解病人,“病人来到这里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对待患者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患者,格日勒图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一样和蔼可亲,见过他的人都会被他的亲和力感染。在日常工作中,他既要用自己精湛的医术为病人治病,又要像朋友一样安抚病人,虽然每天工作10小时,很辛苦,但看到患者满意的笑脸,他就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格日勒图深情地说道:“只要病人需要,我一定会把全部心血投入到蒙医事业上。”

  在他的管理和带动下,乌拉特后旗蒙医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知名度越来越高,前来就医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很多汉族患者说以前没吃过蒙药,通过蒙医治疗后感觉效果特别好。通过这样的医患来往,无形中不断提高着少数民族与汉族同胞的感情,进一步融洽了民族团结氛围。

  格日勒图在生活中特别关心困难职工和患者,推动医院专门设立了“帮扶基金”,帮助家庭困难的职工和看不起病的农牧民患者,近年来通过帮扶基金已经为本院困难职工和患者资助了3万多元。为了解决广大农牧民群众“看病难”问题,每年组织送医下乡和扶贫下乡活动。此外,他个人也经常出钱帮助那些交不起医药费的农牧民患者。

  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农民齐淑梅的孩子前几年患了尿毒症,但因家境贫困,没钱给孩子看病,格日勒图多次自掏腰包给孩子配药看病。齐淑梅感动地说:“格院长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在他的热心帮助下,孩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这份恩情我们一定会铭记于心。”

  辛勤汗水的浇灌收获了丰硕的果实。格日勒图先后荣获全旗优秀共产党员、巴彦淖尔市劳动模范、内蒙古自治区医德先进个人等称号。2017年,被授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荣誉。(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见习记者 图古斯毕力格)


[责任编辑: 滕玲玲]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