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汇】批评滴滴不是为了回到黑车时代
内蒙古新闻网  18-09-11 10:33  【打印本页】  来源:光明日报

  9月8日起,滴滴暂停提供深夜时段的出租车、快车、优步、优享、拼车、专车、豪华车服务,进行安全大整治。很多网友分享了滴滴停运第一夜的打车经历:出租车漫天要价、强行拼车、拒载,黑车暴增等。

  滴滴安全大整治,乘客就陷入打车难,固然与当前网约车出行市场一家独大,其他网约车平台难以填补滴滴暂时退出而出现的供求缺口有关,这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现象。但滴滴整改,承担代价的也不应该是普通消费者,谁都不愿意回到出租车拒载,黑车横行的时代。衣食住行是民生大事,便捷、高效是民众的需求,但安全无疑是最低的底线。民众的质疑与批评,企业必须照单全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是舆论场上一些非理性、情绪化的声音,诸如一见企业出事就喊“××去死”,仿佛这些曾经服务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互联网平台无恶不作。对这类情绪化的声音也应该积极引导,而不是任其蔓延。在评论公共话题时充满戾气,并不利于营造一个良性互动的舆论空间,更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批评这些企业存在的问题,不是要彻底否定它们存在的价值,而是为了鞭策这些企业守住底线,不断改进服务,为我们带来更安全、更便利的消费体验。

   (原载于光明网 作者:杨三喜)


[责任编辑: 张睿]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