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 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季好粮 一瓶好酒 从粮到酒的河套王之旅
内蒙古新闻网  18-09-14 09:34  【打印本页】  来源:北方新报

  河套地区特产红高粱

  秋天,河套平原的高粱地,俨然是一幅视觉冲击力震撼的油画。那一片深红,随风摇曳,如红色波浪,沉甸甸地丰满。年过半百的范文忠就站在自家农田旁,算计着这片高粱收获的时间。

  范文忠是黄河边上的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了一辈子田。如今,他是河套酒业原粮基地的一名签约农民,负责在河套平原丰饶的土地上,种植用于酿酒的高粱。

  常喝河套王酒的消费者都会说,河套王酒有着醇厚的粮香,年份越久味道越好。这个多年来在消费者群体中积累的口碑,源于河套酒业一直坚持的纯粮酿造。

  “一季好粮,一杯好酒。”为了寻找河套纯粮酿造的品质根源,寻觅之旅第二站我们来到了河套酒业的原粮基地。为保证酿酒粮食,尤其是高粱的供应和质量,河套酒业在白酒行业率先探索专属高梁生产基地建设工作,先后在沙海、太阳庙等富含沙硕土的乡镇开发了近30000亩有机高粱种植基地。范文忠就是种植基地的一名签约农民。数以百计的像范文忠这样,用一辈子的精耕细作换来丰富种植经验的农民,为河套酒业高品质的白酒,准备着优良的原料。

  范文忠告诉记者,河套平原高粱种植的土壤叫做沙硕土。它是黄河水冲击滋润荒原沙漠之后的还原土壤,土质不算优良,却最适合酿酒使用的套红高粱顽强的生长习性。

  河套酒业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河套平原特有的套红高粱为浅红色,无白点,颗粒坚实,硕大,不易碎。其断面成均匀的断裂状,极耐蒸煮,耐翻拌,不易糊化,这些条件能更好地满足了白酒逐步糊化,多次蒸煮、翻拌、发酵的需要。而在河套酒业的原粮基地,整个种植过桯都是用纯天然畜牧粪便和农家肥,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酿酒红高粱的淀粉含量,特别是支链淀粉含量,调整了蛋白质和单宁含量,降低了脂肪和玻璃质含量。

  作为中国生态淡雅型白酒的创领者,河套酒业的生产环节,从原粮种植开始,就有着“生态”这个要求的严格把关。从酿酒原粮看,白酒可分为单粮型和多粮型。单粮酒和多粮酒各有利弊:单粮型白酒窖香浓郁,香味协调,绵甜爽净,且酿酒原料相对价廉,出酒率高,酒的成本低,缺点则是口感单调;多粮酒,特别是五粮型酒,醇厚丰满,幽雅细腻,口感优于单粮酒,但原料价格较高,出酒率较低,成本高于单粮酒。

  历史上,由于粮食紧缺,大多数白酒企业以生产单粮酒为主。但河套洒业由于地处河套腹地,粮食供应一直比较充足,所以在历史上就一直生产多粮型白酒。1991年,张庆义开始掌舵河套后,最终将河套酒的生产定格于五粮型,以高粱为主粮,辅以大米、玉米、小麦、糯米这四种粮食。著名的“五粮液”酒,也正是这五种粮食的融合。

  多年来,河套酒业对产品品质精益求精的严苛要求,使其产品始终坚持着高品质。近年来,二十年河套王酒牢牢占据着内蒙古本土中高端白酒市场,赢得了众多商务人士的认可和信赖。正是其契合了商务高端人士对品质的诉求及其产品中蕴含的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升华。

  从粮食到美酒,是个充满奇迹的旅程。五谷的糅合汇聚,使酒的味觉层次全面丰富起来,调动了人的视觉、嗅觉、味觉等多种美感的最佳享受。不仅如此,五种粮食配方,还体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养生文化。《黄帝内经》总结道:“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养精气”。河套酒利用养生学的原理,将五谷杂粮的保健作用进行“调和”。

  据《2018年中国白酒行业分析报告》称,高端白酒竞争主要依靠品质和品牌力。河套人选用这样的优质高粱,传承者独具特色的套酿工艺,在河套地区因地制宜,因时而动,用66年的时间,将一个地方小酒厂缔造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浓香型白酒生产基地,酿造出了富有淡雅浓香鼻祖之称的河套美酒。成就这一业绩的基础,是河套酒业对于产品品质的专注,以及由此累积的内蒙古地区无可撼动的品牌力。(记者 查 娜)


[责任编辑: 巴菊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