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二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内蒙古新闻网  18-09-24 08:08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作家梭罗曾发出疑问:“一个人如果失去精神家园,就算得到整个世界又如何?”可见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做民族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做好民族工作,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需要我们在用好发展这把钥匙的同时,把思想教育这把钥匙用得更好。

  民族团结,犹如草原的阳光,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人民幸福的前提。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端着架子喊口号是不行的。要在全社会不留死角地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就要适应形势变化,注重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推进理念、手段和方法的创新;要改变单一的“大水漫灌”方式,精耕细作,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到群众的生活中;要用好“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等平台,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各民族交往交融交流,让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

  加强民族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的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就会巩固。因此,要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扬壮大,让各民族在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凝聚起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民族领域的思想阵地,和其他思想阵地一样,我们不用正确的思想去占领,错误思想就会去占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权和主动权。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民族领域思想斗争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树立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加强对思想舆论阵地的管理,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增强各族干部群众识别大是大非、抵御错误思想渗透的能力,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人心防线。

  家和万事兴。没有全区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就没有内蒙古今天的大好局面,也不会有明天的美好未来。让我们共同呵护好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守护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汇聚起民族团结的强大正能量,为建设新时代“模范自治区”不懈努力奋斗。(内蒙古日报社评论员)


[责任编辑: 魏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