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内蒙古新闻网  18-09-26 07:46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童心向党把歌唱”“小小乌兰牧骑”“石榴籽心连心”……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上,异彩纷呈的文化盛宴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文化扶贫、送戏下乡等多种活动形式惠及老少边贫农村牧区儿童、留守儿童。广大少年儿童在体验与参与中,接受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近年来,自治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机结合,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和培育践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自治区各行各业遍地开花、深入人心,也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了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全区各族人民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积极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奋力谱写着团结奋进的壮美篇章。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必须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区各族人民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价值支撑。我们要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牢固精神纽带。

  加强民族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心相聚,根本在于价值相通、内心认同。我们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之中,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引导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让守望相助、团结奋斗转化为全区2500多万各族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少数民族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资源,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认同的文化基础、培育平台和载体。我们要努力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提供更有力的文化支撑。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注重创新方式、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实效性。尤其是要抓好当前正在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精心设计载体、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民族团结实践活动,不断夯实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广泛凝聚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把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得更加牢固。(内蒙古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