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三个一批调研行】赛汗乌素村: 黄河岸边的“红酒小镇”
内蒙古新闻网  18-10-14 08:36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见习记者 郝飚)交错纵横的水泥公路,干净整洁的农家庭院,别具异域风情的崭新民居……金秋时节,记者走进乌海市海南区西桌子山办事处赛汗乌素村。在和煦阳光的照耀下,这座位于黄河岸边的美丽村落像一幅田园画卷铺展在大地上。

  赛汗乌素村西临黄河,所辖7个自然村,全村2300多口人,葡萄种植和休闲采摘是村里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赛汗乌素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乡村经济,打造乡村旅游,使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起村里的巨变,在这里居住了半辈子的村民胡秀英最有发言权。她告诉记者,如今村里不仅整体面貌发生了改变,而且村民收入增加了,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前些年,这里的每一条街巷都是土路,每逢阴天下雨泥泞不堪,村民住房也大多是砖土房,村民文化生活匮乏。“通过新农区建设,这些都成为了历史,现在生活在村里和城里没有什么差别。”胡秀英说。2017年,赛汗乌素村荣膺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村庄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从2014年开始,赛汗乌素村携手阳光田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村企合作共建,以土地流转、科技指导服务和订单模式发展起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产业。在这家自治区农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赛汗乌素村的发展有了十足的动力。为实现发展同频共振,阳光田宇公司和农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与赛汗乌素村300余户农户签订合同,带动农户种植葡萄一万亩。一些农户除每年应收的土地流转费外,还能进入企业工作,成为有了稳定收入的上班一族。

  立足靓丽的田园风光、整洁的村容村貌以及便捷的交通,赛汗乌素村积极与毗邻的阳光田宇国际酒庄联合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集绿色美食、住宿、采摘、健身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乐园。几年下来,赛汗乌素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红酒小镇”,并被乌海市评为乡村旅游驿站。每到节假日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看到来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一些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增加了致富途径。“游客在体验田园风光的同时,还能吃到地道的农家菜。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我的农家乐天天爆满。”开农家乐的村民李双喜高兴地说。

  曾任赛汗乌素村第一书记的刘占林告诉记者,通过村企合作,如今赛汗乌素村已经与阳光田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规划发展建设融为一体。2016年,阳光田宇国际酒庄获批国家4A级景区,这里的乡村旅游有了更大的吸引力,每年来旅游的游客已达2万多人,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