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 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抓住重点和关键实现鄂尔多斯经济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新闻网  18-10-15 11:38  【打印本页】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判断。推动鄂尔多斯新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一、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现在,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居民消费加快升级,创新进入活跃期,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命题,明确要求内蒙古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着力破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经济发展深刻转型,开启了鄂尔多斯现代化建设的新航程。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开放,推动先进技术跨梯度转移,以先进技术拉动高质量发展;推行主导产业园区化、集群化、规模化、循环化发展,不断延伸资源型产业链条,以发展模式转变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发展非煤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现代服务业支撑作用,打造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产业格局,以产业结构调整促高质量发展;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市战略,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道路,在动能转换上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在生态环境上,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大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力度,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这些都为推动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市经济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特别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很突出: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高、产业结构不优,传统资源型产业比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刚刚起步,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而道远;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招商引资比较优势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稳增长的压力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结构性短缺明显,对外开放水平较低,一些改革举措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发展的内生动力不强;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环保责任落实不到位,破坏生态现象未从根本上杜绝;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有待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不高,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还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治理能力、社会文明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平衡,特别是农村牧区发展相对滞后,农牧民增收乏力,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金融风险不断累积、安全生产形势复杂、社会治安压力加大,各种矛盾隐患和潜在风险交织叠加,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到位,依法行政理念尚未牢固树立,决策程序不规范、作风转变不到位等问题和干部不敢担当、为官不为、本领恐慌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政府自身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等等。只有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有效破解这些难题。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

  二、抓住重点和关键,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鄂尔多斯作为典型的成长型资源城市,面对能否走出“资源陷阱”摆脱“矿竭城衰”重大考验,要始终把发展作为根本出路,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为转型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六大目标”:一是建成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行区。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思路,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由一煤独大向多元化、中高端转变。2017年非煤产业实现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53%以上,三次产业结构为3:53:44,被确定为国家首批1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二是建设全自治区创新发展引领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自治区先行先试的三项改革任务,国家资源型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44项国家和自治区试点改革任务,切实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加快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三是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导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始终把生态作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本建设,只做加法、不做减法,着力实现由修复治理向常态长效建设转变,完成转型,保证发展,实现绿色。四是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做优”中心城区、“做特”旗府所在地和重点镇、“做新”农村牧区、“做实”基础设施。五是建设全自治区民生发展品质区。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创财富、共享成果、共建和谐。六是建设全自治区开放合作样板区。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国际交流城市、打造向北开放桥头堡。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工作中,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为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构筑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精深加工度,将鄂尔多斯打造成中国重要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和煤化工产业基地。紧盯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着力在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上开疆拓土,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持续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会展中心。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走规模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道路,促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融合互动,进一步提高农牧业现代化水平。

  全面振兴实体经济,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围绕创新型企业培育引进、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技术与创新产品开发三大任务,聚焦重点领域,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创建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市高新区发展,引导鼓励各类创新资源、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项目向园区集聚,打造创新发展主阵地。认真落实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大力引进、培育急需紧缺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推进市科技领军人才驱动中心建设。激励知识产权创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全社会崇尚劳动、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各类要素更多地向实业聚集。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落实和完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措施,规范清理各类涉企收费,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高园区集约化发展水平,让园区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接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着力引进培育高素质人力资源和各类实用型人才,健全科学合理的分配政策,让科研人员通过创新获得更多收益,让人才无后顾之忧、有施展空间。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申请建设自由贸易港,打造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俄蒙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提高我市在国家向西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促进城乡融合,打造品质宜居现代名城。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坚持精品化建设、园艺化打造、智慧化管理,增强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品质城市。加大综合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承载保障能力。促进市域均衡协调发展,提高鄂前旗工业化水平,加大杭锦旗扶贫开发力度,支持达旗县域经济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同标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农村牧区发展短板,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村牧区产业更兴旺、生态更宜居、乡风更文明、治理更有效、生活更富裕。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厚植绿水青山新优势。良好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实施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构筑起坚实的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防线。实施重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采煤塌陷区等综合治理,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严守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

  坚持共建共享,满足群众生活新需求。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力打造健康鄂尔多斯,努力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保障。加大文化惠民力度,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突出抓好政府债务化解,确保政府债务率降至合理水平。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大好局面。

  勇于担当作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也是一场大考。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攻坚克难,完善体制机制,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完善考核机制。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研究制定反映投入产出的高质量发展监测体系,重点跟踪监测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强化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导向。发挥考核评价体系的“指挥棒”作用,把高质量发展考核结果作为对各区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让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市自觉行动。实施“人才鄂尔多斯”战略,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制定《鄂尔多斯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若干政策》,从人才使用管理、引进培养、服务保障等方面建立人才政策体系。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改进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充分激发人才的创造性。努力提高工作本领。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对我们能力和本领的全方位考验。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强化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不断提高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保持战略定力,妥善应对国内外形势和环境的发展变化,切实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紧跟新时代步伐,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加强对高质量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不断完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白瑞芳:鄂尔多斯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巴菊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