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 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速度领跑”向“质量领先”迈进——伊金霍洛旗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内蒙古新闻网  18-10-18 15:03  【打印本页】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长风浩荡,硕果压枝。丰收的号声、丰收的律动、丰收的喜悦,都汇成伊金霍洛大地的诗韵荡漾。千里沃野,和美风光,怎能少了实干的力量?

  刚刚开工的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88.9亿元;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32项,开复工率80%;一二三产齐头并进、百行千业活力齐放……今年以来,伊金霍洛旗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打好三大攻坚战为主线,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打好新旧动能转换系列组合拳,推动经济从“速度领跑”向“质量领先”迈进。

  奋进的步伐正在催生新的发展动能:今年上半年,全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6.7亿元,增长6.7%;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812元和7418元,增长7.8%和8.7%。1—7月,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19亿元,增长6.6%;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亿元,增长7%。

  以“硬劲头”啃下“硬骨头”

  铺装沙柳丝的、打磨木板的、给木板上胶开槽的……每一个机器前,都是有条不紊的忙碌,嗡嗡轰轰的机器声和来自木材的新鲜清香一同将近千平米的厂房烘托得热火朝天。这是来自伊旗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示范园的内蒙古清研沙柳产业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的一幕。

  该公司全面推进“政府+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农牧户+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完善农企利益联接机制,通过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作、流转聘用、价格保护、协会带动等6种模式,把贫困户紧紧吸附在特色产业链上。“今年我们已经出了400多万元的订单,目前还有近30万元的订单等待加工,一大部分都是省外的,北上广、海南这些地方的都有,这些活儿估计得做到过年,现在60多个工人每天都是加班加点地干。”车间主任李国庆的这一席话对周边村民尤其是贫困户来说简直是“喜讯”。

  “自家的沙柳卖给企业能挣钱,还能到企业打工,到了年底还给我们这些贫困户每户分红2000元。”贫困户杨三小说。正是因为“傍”着这家企业,老杨增加了收入,摆脱了贫困。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意味着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的多重转向,意味着一场深层次全方位的变革升级。没有哪个环节可以省略,没有哪个步骤可以跳跃,三大攻坚战尤为“磕牙”。

  适应新变化,对标新要求,伊金霍洛旗打出一套“组合拳”。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力度。建立了“一单三账”债务台账和全口径债务管理系统,制定了资产处置、资源盘活、债权流转等7项化债举措,推行旗镇两级财税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各镇各部门培植财源、增收化债的积极性。1—7月,各镇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5亿元,全旗累计化解政府债务56.06亿元,较序时进度快4个百分点。

  ——脱贫攻坚有精度。全面启动“百企帮百村”行动,122家企业与138个嘎查村建立了村企共建、以企带村、村企合一等结对帮扶模式,推动企业转型与乡村资源盘活相统筹,打造典型示范村11个。目前,已有95家企业与帮扶村确定了共建项目。建立健康扶贫“六重”保障体系,贫困户医药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90%以上。自治区扶贫成效考核反馈的7项问题已全部整改。

  ——污染防治有强度。制定了建设“绿色矿区”行动方案,组建国有公司开采呆滞煤资源,积极筹集治理资金,持续强化喷淋降尘、绿网覆盖、裸地治理等措施,在包府线等4条运煤通道铺设疏干水管道280公里,清理零散煤场132处,建成全封闭储煤场21.5万平方米,新改建厂矿道路100.5公里,排矸排土场绿化率达94.8%。阿镇河湖连通生态水系治理工程全面完工,大力实施“引回疏干水、净化地表水、盘活湖泊水”工程,年内矿区疏干水和城市中水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聘请国家林科院专家,编制“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综合利用规划,完成生态建设11.2万亩。

  以“新动能”换取“新里程”

  热火朝天的氛围、机车轰鸣的声音、前景大好的项目、劲头十足的画面……10月11日,在2018年秋季重大项目开工动员大会上,集中开工的振东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及物流配送一体化、国能投新街矿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包新型包装材料等9个项目,成为伊旗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步“好棋”。

  新开工的9个项目涵盖现代物流、新材料、环境治理、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项目投资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将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推动机”。

  近年来,伊旗着力推动经济工作向产业项目聚焦、产业升级围绕产业链发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势头盛、心气足,矢志用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随着一批“高精尖”项目落地,一批高效率高动力产业集群发力,伊旗的高质量发展续航能力持续强大。

  ——重点项目凸显新优势。加强园区基础设施保障,红庆河500千伏和圣圆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年底完工,阿大线综合整治工程顺利推进。加快转型项目建设步伐,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32项,其中列入市级调度亿元以上重点项目40项,开复工率80%,完成投资57.76亿元。引进招商项目24项,目前已落地4项、开展前期工作20项。

  ——煤炭产业焕发新生机。加快释放优质产能,积极盘活现有产能,支持企业通过市场化手段获取产能置换指标,今年1—6月,生产原煤9944万吨,占全市产量的30.1%、全区的22.5%,地方煤炭均价353元/吨,增长14%。积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神华煤制油项目运行稳定,汇能煤制气二期项目奠基开工。组建了深化煤炭产业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与中国煤科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煤质检验、智能开采、安全服务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建设智慧、美丽、科技、安全矿山示范基地。

  ——非煤产业实现新跨越。正泰易达天然气、扬子中天新材料、科试防爆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顺利推进,上半年,非煤产业实现总产值36.4亿元,增长5.8%。积极拓展“易能通”电子商务平台线上交易、金融结算、集疏运等业务,打造自治区无车承运试点项目。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1—7月份,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分别达到261.8万人次和27.4亿元,增长26.3%和24.8%。

  以“金品质”锻造“金钥匙”

  桥上有人看风景,桥下有水潺潺流。站在阿镇柳沟河前,脚底柔软的草坪,身边深红泛黄的树木,还有清波荡漾的河面,嬉戏欢闹的孩童、悠闲散步的老人,怎么能让你相信,过去,柳沟河还只是一条季节性河流,河道几乎干涸,砾石成堆。如今,一条景观河生态廊道沿着白马桥穿城而过,成为伊旗全面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注解。

  今年以来,伊旗使出“绣花功法”,率先活用“疏干水+中水”。依据西高东低的地势,有步骤地实施疏干水综合利用环境整治示范项目,将东部煤矿经过处理达标的疏干水通过管道西输,建设“三河两湖”生态水系工程,打通城市“水动脉”。然后,继续延伸西送“再生水”,为西部乡野正在缩减的“七湖八淖尔”补水。水流在滋润沃野草原的同时,可以依地势自流“补偿”东部,逐渐形成县域内循环一体运作的“水生态”。

  而这只是伊旗化优质环境为“金质”城市的冰山一角,锻造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伊旗“炉火”正旺。

  ——亲商爱商看得见。伊旗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活水”,让广大企业是“蛟龙”可“潜水”。不断加大以简政放权为要旨的“放管服”改革力度,“打捆”措施破障碍、去繁疴、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了活力,承接产业转移更有底气。优化政务服务,加快建设网上政务大厅,制定“零跑腿”“最多跑一趟”清单,实现“一站办好、一网通办”。职能的转变让优质政务服务成为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构建起“亲”“清”相融合的新型政商关系,营造了“社会尊重、政治器重、经济倚重、法治看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创业兴业。

  ——绿色宜居摸得到。新增园林园艺景观面积102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去年的47.6%提高到了48.4%,阿镇城区裸地实现绿色全覆盖。环城生态水系全面贯通,新增水域面积197万平方米,草坪50万平方米,建成滨水休闲公园29处,铺设中水管网275公里,新增喷头3.5万个,喷灌面积达1300万平方米,占园林绿化面积的66%,中心城区绿化用水实现中水回用全覆盖,着力打造城市“加湿器”、地下“蓄水池”、中水“处理站”。新建步道、绿道、骑行道等慢行交通67公里,新改建雨污分流管网2.7公里,日处理污水量平均下降近3000立方米,节约建设成本近4亿元。大力推进“平安伊金霍洛”建设,铺设地下光缆401.6公里,安装前端监视设备10300路、应用平台15套,力争到10月底全面完工,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可视化监管体系。

  ——发展红利享得到。1—7月,全旗用于保障民生的财政支出36亿元,占总支出的80%。特别是将“教育兴旗”和“人才强旗”战略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大智慧和不竭动力。在进一步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还积极推进学校经费包干、教师竞争上岗、职称评聘、奖励性绩效分配、教师流动等10项改革。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意见》,加快农村牧区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确权市级下达任务已完成,草原确权内业整理完成98.8%,正在编制阿镇城区周边土地综合利用规划,为下一步建设农村牧区产权交易平台奠定坚实基础。

  激昂铿锵的新时代乐章,总是在赓续奋斗中奏响;波澜壮阔的新时代蓝图,总是在砥砺前行中绘就。锚定高质量发展的伊金霍洛旗,随着产业梯度转移、服务梯度优化、工作梯度推进,经济成色更纯、底色更亮、根基更牢。这样的质变过程,令人期许,让人振奋。

  旗帜飘扬,鼙鼓催征;道阻且长,路不远人。踏上高质量发展征程的伊金霍洛万力齐发,正在呈现这个时代最美的姿态!(记者 张晓艳)


[责任编辑: 巴菊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