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高速公路上出现超限超载“百吨王”货车
内蒙古新闻网  18-10-25 09:46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晨报

  为利益铤而走险,就能多挣几百到上千元,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少司机铤而走险,不惜改装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本该荷载49吨的重型货车,超载几吨到几十吨不等,有的甚至超载10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吨王”,这样的货车一旦驶上高速公路,不仅对路面造成严重破坏,还极有可能引发严重事故,是典型的“公路杀手”。

  为了进一步加大治超力度,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我区路政部门联合交管、公安等部门在全区范围开展了治超专项行动。10月20—21日,本报记者随同执法人员驱车行驶1600多公里,先后走进位于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以及包头市境内的高速公路沿线多个收费所及治超站,探访道路上的一些“百吨王挣钱之道”。

   1、京藏高速包头西收费所超限超载的重灾区

  10月20日9时30分,在京藏高速海南收费所,内蒙古自治区公路路政执法监察总队直属支队五大队的执法人员在此设点检查。

  依托收费所的计重设备,执法人员一旦发现货车有超限超载情况,会第一时间将货车引导至转卸载区域,对超载货物进行转卸载。“这个收费所地处乌海市海南区,东西两面都有工业园区,来往货车多以拉运煤炭、矿石等为主,且多为短途拉运,多年来,超限超载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采访中,该大队大队长刘子文告诉记者。

  同样,在京藏高速包头西收费所也成为超限超载的重灾区。内蒙古自治区公路路政执法监察总队直属支队三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何海介绍,自10月16日在该收费所设置临时检查点以来,到目前已查处超限超载车辆19辆,转载货物123吨。

  相比上述收费站,位于杭锦旗的京藏高速巴拉贡北收费所是最近4个月才成为超限超载重灾区的。“近4个月,由于110国道修路,大货车无法通行,只能走京藏高速磴口至巴拉贡北收费所这段高速,虽然是短途拉运,但是超限超载率特别高。”采访中,内蒙古自治区公路路政执法监察总队直属支队巴拉贡北收费所临时治超执法点负责人王军这样对记者说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治理超限超载违法行为方面,执法部门通过联合执法加大了治理力度。10月20日下午,在京藏高速磴口收费所,由内蒙古自治区公路路政执法监察总队直属支队、内蒙古自治区公路路政执法监察总队巴彦淖尔市支队、磴口县交管大队、磴口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磴口县交通局路政大队多部门组成执法人员设置临时检查点,对过往货车进行执法检查。记者注意到,一旦发现超限超载车辆,路政部门执法人员将引导至就近的转卸载区域进行卸载,交警部门执法人员按照规定予以处罚。如果出现有不配合或者抗拒执法的情形,由公安部门来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

  “磴口收费所是超限超载整治的重点区域,仅今年8月份,这里就出现7484辆‘百吨王’,比例占全区一半以上。10月16日在这里设置临时检查点以来,没有发现一辆‘百吨王’,超限超载率也从最初的26%降为目前的0.32%。”采访中,内蒙古自治区公路路政执法监察总队直属支队四大队大队长孟令国告诉记者。

   2、货运车载物超过核定载数量被扣分罚款

  10月20日11时,在巴拉贡北收费所临时治超执法点,河北保定的货车司机刘先生,此时,他的货车已被执法人员查扣,正等待转卸载货物。刘先生介绍,拉运瓜子由磴口出发前往河北保定,荷载31吨的货车,却拉了32.9吨货物,“雇主要求我一次性把这些瓜子都拉走,想着也就是超了1吨多,能多挣400多元。”刘先生说道。

  同样在该执法点被查的司机还有魏先生和他的同伴。两人驾驶的两辆货车均运输的是煤,由五原出发前往乌海。超载20多吨,两辆车超载的煤均被要求转卸载。据魏先生介绍,通过路政部门前期的宣传,他就知道了整治超限超载的事情,由于中途他的货车出现故障,便和同伴耽误了几天的行程,最终被在此设点的执法人员抓了个正着。他坦言,虽然超载能多挣1000多元,但是转载的煤还得再找车来运输,耽误了不少时间,相比之下很不划算。

  同样在10月18日4时55分,京藏高速巴拉贡北收费所查扣了一辆从磴口来的六轴大货车,该货车拉运的是石料,荷载49吨,实载101吨,超载率为104%,是名副其实的“百吨王”(“百吨王”是指超载百分之百的货运车辆)。

  “101吨即使分为两辆车拉运仍然超载,这样的车辆对路面破坏非常大,还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巴拉贡北收费所临时治超执法点负责人王军告诉记者,按照货车超限超载处罚标准,交警对驾驶人予以罚款2000元、记6分的处罚。

  据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2条对机动车超载行为的处罚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具体为:货运机动车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未达30%的,罚款200元,记3分;并消除违法状态;30%以上未达到50%的,罚款1000元,记6分,并扣留车辆至违法状态消除;50%以上的,罚款2000元,记6分;并扣留车辆至违法状态消除。

   3、超限超载率下降十几个百分点

  据悉,在10月19日至20日记者采访期间,京藏高速蒙西、海南、巴拉贡北、磴口、包头西、美岱召收费所,包茂高速新街、耳字壕收费所共转卸载货车43辆,转卸载货物304.79吨;交警处罚18辆,处罚金额3600元,扣分共计54分。

  “自9月21日在京藏高速美岱召、蒙西、呼和浩特东收费所,以及呼和浩特绕城高速郭家营收费所4个点打响治超第一枪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10月16日开始,我们进入治超专项行动集中治理阶段,并将持续至12月31日,之后转入常态化治理阶段。”内蒙古自治区公路路政执法监察总队直属支队支队长司利告诉记者,按照目标,高速公路超限率将控制到2%,干线公路超限率控制在5%,年底基本消灭“百吨王”。

  统计数据显示,持续的高压态势也使得超限超载违法现象大幅下降。据统计,10月16日至10月22日8时,治超专项行动共检测货车128537辆,转卸载货车258辆,转卸载货物3239.77吨,超限率由原来的16.48%下降到0.57%。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严格规范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行为,内蒙古自治区公路路政执法监察总队直属支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包括:除了原有的治超检测站,还在全区所辖公路设置了21个临时治超执法检查点,涉及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包茂高速、二广高速、304国道等;打破内部建制,挖潜整合力量,其中,路政路巡大队开始承担治超职能,而路政治超大队不仅仅局限在治超检测站,同样还要上路执法;通过路警联勤方式开展定点联合执法、流动联合执法等。(记者 温晔峰)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