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春:国学中挖掘笔墨乾坤
内蒙古新闻网  18-11-06 10:10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晨报

  “中国画离不开国学,每一幅书画作品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国学文化思想。正因为国学的所在,所以画就有了灵魂,有了思想。”

  对于当代画家范建春来说,秀美的山川、奔腾的河流、古人的诗词都是他作画的源泉。

  国学中汲取营养

  作为一位中国画画家,如何看待中国画的“生命力”?范建春有自己的看法:“中国画不管从专业角度抑或从老百姓的审美角度来看,它都不是一张白纸。它包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有着很丰厚的内涵意义和东方人独特的审美观念。”

  范建春给记者讲述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西洋画比较重视写实,就像照相机拍下来的东西,清晰、流畅,越具象越好。但我们中国画的意境是被世人所称道的。因为中国画的每一笔迹,每一墨点,都能表现出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一些外国朋友说,他们看不懂中国画,那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没有中华文化的底蕴。”

  中国画离不开国学,范建春的书画作品中都希望能蕴含丰富的国学文化思想。他常说:“中国画的写意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环境美融入画境

  “山无水不秀,水无山不威”。从范建春的画中可以看到,他画山必有水,画水必有山,山借水美,水依山韵。对此,范建春解释:“漫漫边塞雄奇优美、境界宽大、变幻莫测的风光景象,充满着乐观高亢、豪迈昂扬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这成为我的国画山水作品中重要的表现内容。”

  范建春作品里一方面描绘出黄沙漫天飞舞、雪山冰川延绵千尺、黄河滚滚东入海、充满鲜活之感的北地高寒气候等景,给人鲜活视听的真切感受,清新自然;另一方面突出了自然意象本身的高大、厚重、险峻,境界阔大,气势雄伟,情调激昂,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壮健的生命力,展现了西部悲壮之美。

  甘德尔山是范建春家乡的圣山,他成长于那里,对这座山有着特殊感情:“甘德尔是蒙古语,意为哈达,因山势雄伟秀美起伏形似哈达而得名,它蜿蜒不断,非常漂亮。所以,好多书画大家包括李可染的儿子李小可先生都来这里写生,因受其影响,我也喜欢画这座山。”

  “一笔一墨一乾坤”,每幅画作中都拥有画家的思想意境。范建春说,他的很多画也是得益于将周围的环境美融入画境:“内蒙古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很喜欢它。这里的沙漠、黄河、群山和草原上生活的人们都是我作品里经常表现的内容。”(记者 鲁蒙海)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