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吸烟室误读为优待烟民
内蒙古新闻网  18-11-15 10:36  【打印本页】  来源:北方新报

  据《北方新报》报道,日前,在呼和浩特市的多处繁华地段出现了科技感十足的封闭式吸烟室,美中不足的是并未对外开放。记者了解到,这些吸烟室因为尚未安装吸烟处理系统,还不具备开放条件。计划明年10月中旬左右,600座吸烟室陆续投入使用。

  能在现代化范儿十足,且具备诸多服务设施的吸烟室里“喷云吐雾”,对于烟民来说,是一项十足的福利。然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烟民并不是需要特殊照顾的群体。吸烟有害自身健康,二手烟危害他人,乱扔烟头破坏环境,这些道理尽人皆知。在戒烟限烟已成世界趋势的背景下,吸烟的空间已日渐逼仄。之所以建立吸烟室,并非鼓励吸烟,而是在强制手段一时无法达到的地带,用柔性措施来引导烟民文明吸烟,将吸烟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起码不影响他人,不破坏环境。这是对“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有益补充,同样有利于道德修养的提高,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看似福利,但细细品读的话就不难发现,是因为吸烟行为具有不小的危害性而被进行了善意的隔离。所以,不能把吸烟室误读为优待,这其实是对烟民的劝诫。烟民要从中读出政府的苦心,即使一时戒不了烟,也应把遵守公德作为吸烟的底线。(文/山 歌)


[责任编辑: 巴菊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