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宋鹏翔
内蒙古新闻网  18-11-19 15:04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小宋这个人,我看行着哩。牛养得好自不在话下,要说人品,那也是杠杠响,堂堂亮没得说,待咱牧民就像亲兄弟。”说起苏木里的“牛人”小宋,包头市九原区阿嘎如泰苏木梅力更嘎查牧民德力格尔频频竖起大拇指。

  德力格尔口中的小宋就是宋鹏翔,是阿嘎如泰苏木乃至周边十里八乡知名的养牛达人。

  3年前,宋鹏翔将自己的牛场设到阿嘎如泰苏木,并在梅力更嘎查搞起了寄养式订单养殖。他用自己的圣高旺牛场做担保,为有养牛致富意愿的牧民争取到每户8万元的养牛贷款。牧民还可以把自家的牛寄养到宋鹏翔的牛场,牧民每年每头牛可以拿到3000元的分红。

  德力格尔成了嘎查里“第一个吃螃蟹”的牧民,他把自家5头牛送进了宋鹏翔的牛场。“如今,养牛的事情咱一点都不用操心了,我家每月人均还有2000块钱的收入。跟着小宋致富,这条路我彻底认准啦!”德力格尔口信心满满。

  从2002年接触养牛,宋鹏翔在养牛这条道路整整走了17年。现在,他有着近千头存栏肉牛奶牛,掌握了过硬的技术,牛场也实现了机械化科学养殖。回顾自己的“牛人”的成长轨迹,宋鹏翔说口蹄疫情、三聚氰胺等打击都让他刻骨铭心,但凭着自己的一股牛劲,自己还是创出了一番事业。

  “闹口蹄疫那一年,刚刚起步的事业便经历了浩劫。那时候,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一头头牛鼻子眼里蹿出两股血,过后便轰然倒下,我这心啊,就像在开水锅里烹煮一样……”一句话没有说完,宋鹏翔眼眶便湿润起来。他说,那时他养的80头牛死掉了三分之二,接下来何去何从,他彻夜难眠。阵痛过后,宋鹏翔挺起了腰杆:“想干成件像样的事情都不容易,就把它作为我人生当中遇到的一道难题罢了。”

  对于奶牛养殖户来说,10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也是一次相当沉重的打击。那时,宋鹏翔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提高牛奶的质量,打造自己响当当的金字招牌。那时,宋鹏翔专门花60多万从德国进口了一套循环水系统,最大限度解决了鲜奶生产线上质量问题。从那时起,伊利等大企业都会以高出其他奶户每公斤0.15元—0.2元的价格收取宋鹏翔的牛奶,而这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他诚信的口碑。

  “当初来这里养牛是为了挣钱不假,奔的是这片风水宝地。可日子稍微久了些,我就想啊,人要是一心只知道个挣钱,那不成了一台冷冰冰的机器了?再加上当地的牧民待我像亲人,不为他们做点事情,我晚上这觉都睡不踏实!”宋鹏翔的一席话贴心贴胆。

  今年,宋鹏翔新的肉牛牛舍即将尘埃落地,机械化配料和全自动化养殖挤奶区域也已开工建设。到今年年底,他的奶牛肉牛总存栏可以达到1500头到2200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文明)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