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群众不停歇——二谈“弘扬乌兰牧骑精神, 到人民中间去”
内蒙古新闻网  18-11-22 07:20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脚上沾着泥土,心中装着群众,用身边事解说政策,接地气;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多领域、全方位的贴心服务,聚人气;演关心的事,说爱听的理,生动感人,鼓士气。在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回信后,全区各地积极组织开展“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基层综合服务活动,宛如田野立春后的禾苗,地气一动,便呼出一波又一波的绿色。

  行动是最好的贯彻。全区各地以“乌兰牧骑”的形式组建“草原综合服务轻骑兵”,对接群众需求,创新服务方式,把演出同宣传、辅导和服务相结合,为群众提供精准化服务。这既是对乌兰牧骑优良传统的自觉继承,也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今天,我们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就是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用适合基层、贴近群众的形式,推动文艺活动与群众现实需求“无缝对接”,让乌兰牧骑这面旗帜在新时代更加熠熠生辉。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一年来,一支支乌兰牧骑队伍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深入基层活动4个月以上,年演出7100多场次,各族观众达数百万人次。他们从人民中寻找源头活水,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听得懂的语言,把党的声音和关怀传遍千里草原。今天,我们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导向,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让乌兰牧骑的好传统、好作风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遍地生根。

  头顶蓝天白云,脚踏绿茵草地,吟唱悠扬的长调、神奇的呼麦,拉响动听的马头琴、四胡,跳起优美的安代、顶碗舞……乌兰牧骑是草原上美丽动人的风景线,是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我们更应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精神,紧扣群众需要、推进改革创新,让乌兰牧骑这面旗帜永远在祖国北疆高高飘扬,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提供更多更大的精神力量。(内蒙古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