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葵花照亮金色乡村振兴。
以文化扶贫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借助京蒙帮扶政策带动贫困户发展玲珑枕手工产业。
“小庭院”成为村民脱贫致富“增收园”。
“现在房子建成了,产业发展了,这日子越过越好,感谢党和政府的扶持,我一定要好好多活些年,也让我儿子他们好好干,不能辜负了帮助过我的人。”面对家里生活转好,库伦旗六家子镇西三道洼村贫困户刘广芝激动地说。
近两年,六家子镇坚持以脱贫攻坚工作统揽全局,围绕实现贫困户“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精准扶贫工作要求,高速度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高质量完成脱贫工作任务,确保实现全镇所有贫困村“脱贫摘帽”。
抓重点,强化机制,形成合力。“每天都要去村里各户走一走,看一看,不然心里不踏实,如果不能按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上对不起党,下对不起全村百姓。”该镇杏树洼村第一书记厉洪刚说。
六家子镇为加强精准扶贫层级管理,成立脱贫攻坚作战指挥部,镇党委书记任总指挥,负责全面工作;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为副总指挥,负责总体部署;镇党政班子成员任指挥,负责各自包村工作推进;成立镇工作站,负责调度协调工作;建设和完善村“四位一体”工作室,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村“两委”班子共同发力,抓好具体工作落实。全镇党员干部思想统一,任务明确,敢于担当,形成了推动脱贫攻坚事业向好发展的强大合力。
盯要点,谋划产业,增强推力。“这两年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我发展了养牛产业。最初我用扶贫资金5万元,买了5头牛,如今在旗乡村各级干部的帮助下,我已经发展到10头牛了,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您看,这是我儿子儿媳妇的结婚照,儿媳妇还是个大学生呢!”该镇马石井子村贫困户姜显楼面对自家的产业感恩地说到。
六家子镇坚持“产业扶贫、产业富民”工作理念,按照“长短结合”和“种养结合”发展思路,着力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种植业实施“82222”工程,在缩减玉米种植面积基础上,大力推广杂粮杂豆、向日葵、西瓜、青贮等种植项目,其中玉米种植8万亩,杂粮杂豆种植2万亩,向日葵种植2万亩,西瓜2万亩,青贮2万亩。牧业以实施“菜单式”产业扶贫工作为切入点,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推动形成以“牛羊养殖为主,多类品种共存”的养殖格局,其中养羊3.87万只,养牛1.45万头,养驴3000头,养猪3400头,鸡鸭鹅等规模养殖7万只。同时,在京蒙合作帮扶政策下,还从北京引进1500只油鸡。通过全面布局调整,形成了“玉米、向日葵、西瓜、牛、羊”等农牧支柱产业,全镇脱贫致富推力不断增强。
克难点,“智志”结合,激发动力。“看过今天的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演出,在快乐的同时,学习到了三句半中主人公脱贫的经验,看到群众眼神儿中有了希望之光,作为党支部书记,我特别高兴。”小南京洼村党支部书记杨景祥喜悦地说。
为实现“扶志扶智”,六家子镇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模式。为了“扶志”,今年4月份,选拔脱贫优秀典型、孝老爱亲典型,组建“草原轻骑兵”宣讲队伍,在各村屯以“坐炕头儿”“说土话儿”“唠百姓的磕儿”的宣讲模式,宣讲党的好政策,分享脱贫好经验;成立文艺演出队伍,将党的政策和脱贫典型事例编入节目之中,演遍全镇24个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由科翔养殖合作社为贫困户教授养羊技术;推选镇农业站等部门技术骨干及各村产业发展“土专家”,充实到“草原轻骑兵”队伍,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增强脱贫智慧。“智志”结合帮扶,有效地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聚焦扶贫政策、精准贫困农户、精准扶贫项目、精准扶贫资金、聚合帮扶力量,变“输血式”为“造血式”,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六家子镇正迈向一条高效、精准扶贫之路,扶贫目标更精准,扶贫方式更灵活,让每个群众深刻感受到在党的帮助及自己努力下,幸福生活就在眼前。(特约通讯员刘向美 通讯员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