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近日发布了《10月失信黑名单月度分析报告》。2018年10月,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新增失信黑名单信息207165条,涉及失信主体178497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32222家,自然人146275人;10月份退出失信黑名单主体104519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28245家,自然人76274人。
本月更新的重点领域失信黑名单包括失信被执行人、工商吊销企业、海关失信企业、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涉金融严重失信人、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名单等。从数量上看,新增失信黑名单仍主要集中在失信被执行人和工商吊销企业。与9月份相比,海关失信企业月增量环比增幅较为明显;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名单、失信被执行人和工商吊销企业月增量环比有不同程度下降。
“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近年来,国家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诚信制度化的意见》等多部文件,大力推进诚信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
言不信者,行不果。诚信,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也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相信,通过把诚信教育和对法律失信的惩戒统一起来,促进诚信社会的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就可以在诚信建设持续推进的基础上如期实现。(邹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