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采访万里行】“让边关哨卡充满欢声笑语”
内蒙古新闻网  18-11-25 07:44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日前,在锡林浩特市举行的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汇报演出暨“发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草原综合服务轻骑兵出征仪式演出上,二连浩特市乌兰牧骑选送的独舞《牧羊人》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带队参加演出的二连浩特市乌兰牧骑副队长苏玛拉说:“作为口岸城市,乌兰牧骑的服务对象有别于其他地区。我们除了走进牧区,为牧民送去精神食粮外,还用更多的时间走进边关,为官兵送去欢声笑语。创作灵感源自于哨卡士兵的《牧羊人》,体现的就是牧人以积极乐观、昂扬进取的精神姿态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7月,二连浩特市乌兰牧骑开展走遍二连边防哨卡活动,共计16场演出覆盖了境内所有巡逻点和哨卡。“每当演出结束时,也是我们最难受的时候。看着战士们依依不舍的眼神和情不自禁留下的眼泪,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把更好的作品献给这些最可爱的人。”独舞《牧羊人》的表演者玛拉沁夫动情地说。

  对于身在口岸二连浩特市的乌兰牧骑来说,服务牧区、社区群众和边防官兵外,积极参与对外文化交流,展示草原文化和欣欣向荣的边城风貌也是他们肩负的一项重要职责。

  “蒙古国功勋演员为队员授课,我们到蒙古国扎门乌德口岸进行慰问演出,这种交流活动很多,不仅提高了队员们的演出水平,还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苏玛拉深有感触地说。

  二连浩特是我国重要的陆路口岸,口岸印记贯穿着二连浩特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二连浩特市乌兰牧骑创作的节目大部分也都是取材于口岸的作品。原创民族舞剧《风雨伊林》就是以二连浩特前身——伊林驿站为题材,以蒙古族姑娘敖德尔与商队领队天青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清朝末期茶叶之路节点伊林驿站的兴衰历史,再现了伊林驿站在历史上的演变。该节目不仅收到了各界好评,还获得了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内蒙古日报融媒体记者 巴依斯古楞 毕力格巴特尔)


[责任编辑: 滕玲玲]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