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采访万里行】高校中孕育“红色文艺轻骑兵”
内蒙古新闻网  18-11-28 07:57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原来乌兰牧骑的队员们这么辛苦!”坐在大巴车上,通拉嘎忍不住感叹。

  不久前的一天,兴安盟职业技术学院聚橙乌兰牧骑学院的师生们便收拾好演出的服装、乐器,准备前往乌兰哈达中心小学,为孩子们表演。通拉嘎是聚橙乌兰牧骑学院原生态组合的队长,在牧区长大的他对文艺最直观的感受便是来自乌兰牧骑队员的表演。“聚橙乌兰牧骑学院成立以后,我们组合也多了很多下乡表演的机会,才发现能在艰苦的地方以饱满的精气神完成演出没这么简单。”通拉嘎说。

  乌兰哈达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一看到演出大巴车,便兴奋起来,“看,那个哥哥要拉马头琴”“还有陶布秀尔!”科尔沁民歌说唱、蒙古族歌曲演唱、马头琴齐奏,师生们对民族文化经典的呈现让孩子们陶醉其间,原生态组合用蒙古族四胡、马头琴等配合呼麦和长调演绎的原创歌曲《兴安兴安》更是赚足了孩子们的掌声。

  为着力培养艺术领域的中高端人才,培养扎根草原、服务基层、一专多能型的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和红色文化宣传队伍,打造革命老区“红色文艺轻骑兵”教育培训基地,今年5月,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聚橙剧院管理公司于深圳文博会上签约,合作共建聚橙乌兰牧骑学院。聚橙乌兰牧骑学院副院长白婧说:“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的回信让我们认识到,艺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重要性。学校的音乐学院一直以来都是以培养音乐教育人才为主,成立乌兰牧骑学院不仅能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强化教学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表演能力,为各地乌兰牧骑培养后备力量。”

  学院成立以后,不仅组织师生走进乡村、学校、社区、企业等表演,还以不同的形式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学生们的专业素养。“今年7月份,学院开展了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蒙古族四胡艺术人才培养’培训,为50名学员提供了为期40天的集中专业培训。平时我们还会聘请表演经验丰富的乌兰牧骑队员为学生们授课。”白婧说。11月15日,聚橙乌兰牧骑学院同霍林河歌舞团、科右前旗乌兰牧骑、科右中旗乌兰牧骑、扎赉特旗乌兰牧骑、突泉县乌兰牧骑、阿尔山市乌兰牧骑签订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的合作协议,未来将定期选派学生到乌兰牧骑实习并探索订单培养的合作模式。

  要成为合格的乌兰牧骑队员,必须传承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和乌兰牧骑精神。白婧说:“乌兰牧骑学院成立以后,学生们的服务意识增强了。大家不再觉得演出仅仅是单纯的表演,更多了一份使命感!”我区深厚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通过乌兰牧骑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发展,许多经典作品在乌兰牧骑诞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学院成立以后,师生下基层表演的长调、呼麦、科尔沁民歌等民族地域特色鲜明的节目,大部分是师生共同改编、原创的。目前我们还正在筹划编创一部关于马头琴传说的舞台剧,希望运用现代化的舞台技术将独特的民族文化做立体式的呈现,将更多内蒙古元素搬上舞台。”白婧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柴思源)


[责任编辑: 魏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