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首府经济社会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其中公交事业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我的印象里,上世纪80年代,呼和浩特市的公共交通还很不发达,城区只有七八条公交线路,配车也少,乘车等候时间长。那时绝大多数人骑自行车出行,每家都有三四辆自行车,每个住宅小区都有一个长长的宽敞的自行车棚。直到2000年以后,呼和浩特市公交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仅线路增多,站点也增加。过去呼和浩特市只有市区和郊区两种普通公交线路,现在有市区线路、市区环线、快速公交、社区线路、大学城线路、机场线路、城乡线路、学生公交专线、旅游观光专线等等,公交车已成为普通老百姓出行的最佳选择。
过去的老旧公交车以柴油或汽油为动力,排出的尾气污染环境,噪音大速度慢,车厢四处透风。如今,公交车早已旧貌换新颜,几乎所有线路都淘汰了老旧车辆,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公交车。新型公交车以清洁能源为动力,节能减排,车厢宽敞明亮整洁干净,有的还有空调,近几年的新能源公交车和电动公交车将台阶式上下车改进为低踏板一步上车,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乘车,更加体现人性化。
过去从未有免费乘公交车一说。2013年,呼和浩特市实行6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低保人员免费乘坐公交车的政策,之后不久又开通青城1号和青城2号线路,这是面向所有人的免费公交线路,这些惠民举措很受欢迎。有一段时间,为了挂上紧俏的专家号,我每周两次从南二环乘坐第一班公交车去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本以为大冷的天一定没几个人坐公交车,上车后发现一路上来不少人。青城1号线和青城2号线途经最繁华的商业街,据统计,平均每天运送乘客多达8万人次,极大地方便和满足了人们的出行需求。
在公交车上还能感受到社会风气的变化。这些年没有人在公交车上吃零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大家都自觉保持车内卫生。公交车里的电视经常播出钱包、身份证、物品等失物招领启事,显然有许多人拾金不昧。更多的是年轻人主动给老人、抱小孩的乘客以及孕妇让座,对残疾人、生病的乘客给予帮助。去年有一天,我乘坐81路公交车出门办事,当时有一位老大爷突然身体不适,与他同行的老伴儿请求公交车司机把他们拉到离医院近的地方下车。驾驶员征得其他乘客的同意后一路不停站,很快把车开到仁济医院,有好几位热心乘客还帮忙把两位老人送到医院,那一刻让我感到小小车厢犹如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过去公交车实行人工售票人工报站,运营管理是凭经验粗放型模式,上世纪90年代出现无人售票公交车,乘客自己投币,再后来实行刷卡乘车,近年来实现了公交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即应用GPS智能调度管理公交车、对公交车实时监控,乘客扫描二维码即可付费乘车。此外,乘客通过“掌上青城”等手机APP进行公交到站、电子站牌、线路变更等信息查询,车上语音报站对安全乘车有温馨提示,还设有公交热线服务平台,这些举措都大大提高了公交运营效益,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更温暖更贴心的个性化服务。
公交是民生工程,便民惠民始终是发展的主旋律,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公交车出行,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文明乘车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映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