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开朗、工作细心的孔瑞英,是临河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指挥中心孔瑞英工作室的负责人,她的家庭生活经验非常丰富,对于心理疏导和情感沟通很有一套,很善于处理继承、离婚及婚后财产纠纷等家事案件。很多人说,孔瑞英不仅是一位人民调解员,更是一位家庭“疗伤大师”。
不嫌琐碎履职尽责沟通化解矛盾
2017年5月,孔瑞英刚来到“矛调中心”,整天接触些“哭哭啼啼”的当事人,孔瑞英心里很不是滋味。与一般案件不同,家事纠纷不仅关乎个人及家庭的幸福,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为了做好工作,孔瑞英积极参加区司法局、法院举办的人民调解员培训班,提高自己的法律业务能力。
在处理的众多案件中,最让孔瑞英记忆犹新的是一起离婚案。家住乌兰图克镇的郝某和张某因婆媳关系不和,丈夫郝某多次出手打伤妻子张某,家庭矛盾激化,而且不断升级,张某无耐之下来到“矛调中心”寻求帮助。经过调查,原来郝某和张某夫妻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矛盾,因为婆媳住在一起再加上小姑子的掺和,才导致家庭战争频发。
接到案件后,孔瑞英先后3次开车到当事人家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张某的婆婆、小姑子认识到自己不应该过多干涉儿子(哥哥)、儿媳(嫂子)的生活,丈夫郝某也答应不再动手打人,一场家庭风波就此画上了句号。
随后,孔瑞英有空就找张某聊天,用真情化解她,积压在张某心中的“乌云”渐渐散去,孔瑞英也成了她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冬天家里吃杀猪菜的时候,张某都会邀请孔瑞英去,都被孔瑞英谢绝了。孔瑞英说,当事人对我工作的认可,是我在调解路上继续前行的动力。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调解架起连心桥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家庭稳定的因素越来越多,家事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很多年轻人在选择结婚对象时很草率,结婚相处后发现双方并不合适,矛盾堆积最终导致婚姻解体,成为离婚的高危人群。“我希望年轻人在婚前一定要从理性上认识对方,了解对方,加强婚前学习。婚后双方要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女方不要太娇惯,男方不要太霸道。一个家庭,先有了夫妻关系,才有亲子关系,夫妻关系要‘密而不烦,疏而不离’,孩子才能拥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孔瑞英说。
离婚后孩子的归属问题是当前离婚纠纷的一个焦点,彭某和夏某都是90后,二人结婚后,由于缺乏责任意识,也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随着孩子的出生,家庭开支不断增加,二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了解情况后,孔瑞英约见了当事人及其家属,积极做他们的工作。几次调解后,二人都坚持要离婚,而且都不想承担孩子的抚养费,更没有人愿意要孩子。
昔日幸福的结晶,如今变成了分手的累赘,孔瑞英为此十分担心,孩子没有监护人,未来的教育肯定跟不上,以后会出现更多的社会问题。为了孩子的将来,孔瑞英下定决心要解决好孩子的抚养问题,她多次找到孩子的母亲夏某,希望她能克服眼前的困难,多为孩子打算。最终,夏某同意抚养孩子,孔瑞英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在调解过程中,孔瑞英始终坚持以情动人、以法育人,耐心做说服教育工作,为双方打开心结、架起连心桥。“真正意义上的调解并不是当事人简单地签字,而是调解过程中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心理疏导,抚平他们因感情纠葛而造成的心理创伤,提升他们重建婚姻家庭的能力,避免报复、怨恨及其他类型的家庭悲剧出现,为社会减压,为家庭疗伤,促进社会和谐。”孔瑞英说。
到目前为止,孔瑞英工作室一共收案247件,结案143件,调解成功率达到58%。(通讯员 刘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