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里又脏又乱,这块儿拴头牛,那块儿堆堆柴,做梦也没想到现在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楼房,交通、医疗、教育都特别方便。”对于家住松北新城虹桥丽景小区的陈玉祥来说,舒适的居住条件、完善的配套设施、优美的城市景观、丰富的文化活动让他的生活充满着幸福和温暖。
陈玉祥的幸福生活与松山区松北新城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八载的开发建设,让松北这个单纯的地理概念成为温暖无数百姓心灵的宜居符号。
松北新城规划建设范围东起阴河,西至京通铁路,南起松山大街,北至京通铁路支线,是我市城市西移北扩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雄踞市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域,东接红山区桥北组团,南连松山区老城区、红山区老城区,西邻赤峰市新区,北靠正在规划建设的50平方公里的赤峰商贸物流城。
作为全市新城建设的后起之秀,松北新城充分借鉴新区和桥北组团的建设经验,各项指标适度超前,功能设施更加完备。规划面积16.5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6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1772亩,其中商住用地8315.55亩、公共管理服务用地13801.8亩、道路与交通用地5386.5亩。规划街路34条,道路总长度91.55公里,主干道路形成“一环五横三纵”格局,路网密度为5.36千米/平方千米。绿化及广场用地8578.76亩,规划建设区绿地率达38.7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15平方米。
景观系统与街路建设紧密衔接,主要打造“五横三纵”绿化网络,将城市内部与外围的大型绿地、水系相互连通。在此基础上,葳蕤生姿的绿化廊道一线贯穿,525亩的滨河景观带、1125亩的松州公园、117亩的中心公园等多个中心绿地遥相呼应。
城市活力环呼之欲出。在规划绿化廊道的基础上,组织城市的慢行交通,市民可通过步行或者骑乘自行车等方式享受健康生活。多条放射性的绿化廊道,与阴河、西山等自然景观以及松山南片区相衔相连。
五个商业地块规划占地490亩,所在区域西部与新区有效衔接,东部与桥北组团紧密相连,可有效衔接两大相邻片区的人气和商机,共同构成以友谊大街为中轴线的核心商业地带。
给水、排水、电力、通讯、热力等市政工程规划充分结合城市的发展需要,尤其是在全市首先实现了雨污分流的管网设置模式,做到市政设施规划的高档次、高标准。
服务设施建设尽显关怀。服务半径幼儿园300米、小学500米、中学1000米。每5000人口区域预留一所8班规模的幼儿园建设用地,生均用地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每1万人口区域预留一所24班规模的小学建设用地,生均用地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每2万人口区域预留一所36班规模的中学建设用地,生均用地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
继松山区红旗中学、穆家营子中学、松山区二幼等学校投入使用后,将第十一小学等8所学校以EPC工程总承包方式进行筹建,总建筑面积77608.5平方米,概算投资26210万元。
设施先进、设备一流的大型综合医院,将充分满足未来市民的医疗需求,功能完善的综合场馆将成为人们健身、休憩、娱乐等的理想场所,停车场、垃圾转运站、公用厕所等城市细节设计尽显宜居理念。
投资1.3亿元,启动实施赤峰松山中蒙医院综合病房楼、松山区妇幼保健所、松山区计划生育服务站迁址新建“三位一体”建设项目;用地面积56.5亩、总建筑面积37941平方米的松山区综合场馆项目涵盖城市规划展示馆和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文化馆、全民健身中心、新闻传播中心等功能;结合智慧城市理念,规划建设智慧停车场8处,占地约120亩,提供停车位约2700个。
市政基础设施及绿化共完成投资11.73亿元,其中投资9.31亿元,完成“六街九路两桥两泵站”20个市政项目;投资2.42亿元,完成“六街五路两园”绿化工程,绿化面积127万平方米。
回迁小区建设渐入佳境。晨曦花苑小区概算投资6亿元,占地117亩,建回迁房1284套17.7万平方米,已于2013年8月交付入住。星光天地小区概算投资13亿元,占地195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房3120套,目前已全部交付入住。
截至目前,松北新城共开发建设小区30个,总建筑面积441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住宅小区23个,总建筑面积375万平方米,续建小区2个、在建小区3个,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小区的容积率基本控制在1.8-2.5之间。
志若不移山河改,莫道青史不书功。自2010年松北新城启动建设以来,累计完成投资约70亿元,交通、教育、医疗等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框架逐步拉大,建设成果日益显现。
一条条延展的街路,一幢幢崛起的高楼,一张张开心的笑脸……这就是松北新城,一座承载快乐与梦想的幸福之城,一座宜居宜业、灵动秀美的理想之城。(特约通讯员 杨丛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