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摊上难事怎么办?身患大病怎么办?困难职工孩子上大学学费没着落怎么办?这时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娘家人”——工会。这份沉甸甸的信赖是呼和浩特市总工会心系职工群众、忠于职责,积极担当作为、工会组织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最好佐证。
从加强政治思想引领,到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从开展“双爱双创”活动,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推动工会工作全方位发展,到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帮职工维权,从围绕中心工作实施精准帮扶,到服务大局深化工会改革……进入新时代的呼和浩特市总工会,在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前进,足音铿锵、华章回响。
加强政治思想引领夯实基础强基层
五年来,市总工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要求,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引领广大职工崇德向善、敬业诚信、遵纪守法、互助友爱、文明和谐。
五年来,开展了“双爱双创”先进表彰、“爱岗敬业·实干圆梦”、“学习十九大”微信公众平台互动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累计建设了140家市级职工书屋、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13个,市总工会网站发布信息1185条,访问量达4900余万次,“两微”平台发布信息3996条,粉丝突破2.6万人。
不断拓展建会领域、健全组织网络、延伸工作触角。在全市76个乡镇街道建设了工会组织,累计成立了106家农村合作社、社会组织联合基层工会等工会组织,成立了34个行业工会联合会。
提升素质强技能依法维权促和谐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市工会把增强先进性作为重要着力点,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展示新时代工人阶级主力军风采。
立足产业行业,市总工会开展了首届光伏产业职工技能大赛、乳业牧业岗位技能大赛等,在三产服务业开展了首届出租汽车行业职工技能大赛、首届家政服务行业技能比赛、公交行业技能比武、酒店旅游餐饮服务业技能大赛等;围绕地铁建设、道路改造提升等重大项目建设开展了劳动竞赛。五年来,累计参赛职工300余万人次,覆盖面达85%以上,在重点产业行业形成了产业发展推动力与凝聚力。市总工会被评为全区劳动竞赛优秀组织单位。
同时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牵头制定了《“青城工匠”评选管理办法(试行)》。强化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7624人。大力开展了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全市涌现出7个全国工人先锋号、68个自治区工人先锋号、118个市级工人先锋号。开展了合理化建议、“五小”等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创新成果累计3764项,拥有发明和使用专利266项,成果转化效益明显。
充分发挥劳模先进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了以劳模和高技能人才为带头人的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累计创建各级各类职工创新工作室160个。
2014年,市总工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企业为职工创造优质工作环境、职工为企业创造一流业绩”的“双爱双创”活动,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引导职工理性表达合理合法诉求。活动得到了自治区总工会的高度认可。
五年来,累计办理法律援助维权服务案件398件,涉及1065余人次,挽回经济损失128.34万元。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扩面提质增效,全市7000余家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覆盖职工40余万人,签订率达80%以上。举办了“亲情呼唤安康”大型劳动保护宣传活动、呼市首届“安康杯”劳动保护技能大赛,组织了送安全生产文艺演出进企业活动。
当好职工“娘家人”真情关怀暖人心
五年来,重新制定了困难职工帮扶服务工作的五个规范性文件,规范了生活、教育、医疗、就业、法律援助、应急救助、综合服务等服务救助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帮扶服务质量和水平。对此,自治区总工会给予高度评价,对全区都有借鉴意义。
以提高困难职工及其家庭“自救”能力为目标,实施精准帮扶,坚持“输血型”帮扶与“造血型”帮扶相结合。经过精准识别,全市全国级困难职工动态保持在2000户左右,实现了档案的动态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累计落实三级财政专项帮扶资金7049万元,救助困难职工5.2万余户,筹集慰问资金1430万元持续开展了送温暖、送清凉、金秋助学等品牌活动。
此外,不断加强困难职工创业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五年来,累计举办了10期家政服务就业培训班,579名学员实现了就业,16名学员实现了自主创业;承办了2017年京津冀蒙工会跨区域促进就业创业系列活动,活动得到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高度评价,认为活动“搞得好,效果佳”;连续5年举办10次“创新创业促发展,谋业就业构和谐”大型人才招聘会,共提供岗位4.8万余个,实现就业2.2万余人。
落实特殊群体关爱行动。关爱一线职工,聚焦环卫工人经济待遇和社保状况,连续五年为我市6000名环卫职工进行了体检,在全市大中型超市、便利店、垃圾转运站等新建了952个环卫工人“爱心驿站”。实施“关爱单亲大病困难女职工计划”,救助帮扶259名困难女职工,为2.1万余名女职工办理了特病保险,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爱心妈咪小屋”达到75家,为1000名女职工进行了“三癌”筛查。在全市建设了109个交警温馨岗亭。投入10万元,关爱基层护林人员1357名。推进工会会员普惠性服务工作,全市累计发放工会会员服务卡5.7万张,累计受惠会员6万人。
加强全市各级职工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五个旗县职工文化活动阵地已建成,市四区职工文化活动阵地正在建设中,目前已形成1亿元以上资产。依托各级职工文化活动阵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承办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慰问演出、全区“劳动杯”职工足球比赛、2016年中蒙国际职工足球邀请赛等活动,连续3年组织了全市职工足球甲乙级联赛,累积投入545.44万元用于开展职工足球工作。
扬帆奋进正当时,砥砺前行谱新篇,呼和浩特市总工会正整装待发,走向新的春天!(记者 吕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