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百技育人一技长 职业教育花似锦——奈曼旗民族职业中专发展纪实
内蒙古新闻网  18-12-18 11:25  【打印本页】  来源:通辽日报

  老师在进行大赛指导

  基础护理实训室

  影视后期制作技术

  电子琴实训室

  11月27日,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在奈曼旗民族职业中专开赛,作为全区五个赛场的分赛场之一,在奈曼旗举办的比赛项目主要是加工制造、医药卫生、农林牧渔三大类,具体包括装配钳工技术、机械装配技术等10个小项,来自全区60所学校的235名参赛选手进行激烈角逐。

  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84年,学校占地14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0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88人,在籍学生2409人。目前,共设有现代农艺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等11个专业。现有实训设备1331台套,多媒体教室48个。曾先后获得“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立项学校”等多项荣誉。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

  以“校企一体、五岗工学、产教融合”及“专业课程项目化、实训课程岗位化、岗位训练精准化、拓展课程校本化”等理念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在各专业逐步铺开,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学生都获得了较好成绩。种子质量检测、焊接技能、车工均获得过自治区大赛一等奖;在通辽市技能大赛中,机加、护理、汽修和农学专业学生成绩相对突出。近几年,学生就业率一直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达90%,就业稳定率在95%以上。

  打造“双师”队伍

  制订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和“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等制度,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形式,加大师资队伍培训力度。学校先后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120余人参加全国举办的国家级骨干教师、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信息化技术等各类培训。现已培养重点专业带头人6人,骨干教师22人,“双师型”教师50人。编写校本教材17门,制订课程标准36个,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20门,项目化教学课程18门。专业课教师参与共建共享课题10门,国家级课题1个,自治区级课题13个。

  打造育人新模式

  打造“三全育人”模式,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社会育人、家庭教育为补充,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使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会审美、会生活、会创造,拥有健全人格,具有时代特征,健康向上的主流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创新“4824”模式。“4”即以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四门德育课程为核心开展正面引导;“8”即以班会课、体验课、晨读课、职业素养课、社团活动课、安全课、社区服务、职业指导课为载体进行德育教育;“2”即以校园艺术节和技能节为平台,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技能学习兴趣,强化职业意识;“4”即日常生活中倡导弯腰行动、光盘行动、绿色行动、志愿者行动,培养学生绿色、环保、节约意识。围绕“爱民族、精技能、重品行”育人总目标,编制了“4824”德育教育新模式,将知感恩、懂做人、握本领作为德育工作主线,营造出“与真为友、与能为伴”的良好氛围。

  确立“12355”合作机制。即:建立一个组织,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办学中坚持双证(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学生培养采取“订单”“定制”和“定向”三种形式;校企开展五项内容合作;学生按照“五岗工学”开展企业实践活动。目前,与学校关联的紧密合作企业16个,可接收学生实习的企业13个,校外实训基地10个。学校积极引入奈曼旗长青园艺所、通辽骏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奈曼旗三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创艺幼儿园4家企业进校办厂,共建基地、共育学生、共享资源、共担风险,形成教学过程中的“五岗工学”实践教学模式。

  提升校园建设水平

  奈曼旗民族职业中专坚持“传承民族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升华校园文化”的工作方针,形成了“以德育为核心,以民族艺术项目教育为重点,以环境熏陶为辅助,以课堂和社团为载体,以一节一赛一会为平台”的工作思路,新增民族文化宣传栏8个、宣传图版160块、校园路牌4块、“6S”企业管理用语30幅、特色活动室4个、成果展厅5个、文化长廊240米。陆续开发了《蒙古族风情版画》《安代舞》《四胡》《搏克》等4门校本教材,建立了18个学生社团,定期开展文艺汇演和艺术作品展,构建了以科尔沁民族文化教育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体系。

  开展数字化信息化校园建设

  该校高度重视信息化校园的建设,全校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学校中心机房新增16T服务器,配置相应设备3台;新增100M光纤进校园,实现了校园网全覆盖;与此同时学校还陆续升级了门户网站、示范校专题网站,新建OA办公系统、考务管理系统、题库管理系统等;先后完成了10门共建共享精品课程的开发,并通过集成门户网站教学资源平台的开发,使重点专业教学资源总量达3TB;校内建起了拥有20万册图书的奈曼旗图书馆分馆,搭建起了新型农牧民培训平台、机械加工PLM数字化模拟工厂体验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各1套

  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

  奈曼旗民族职业中心专断弘扬工匠精神,以学校“校企一体,五岗工学,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结合学校专业设置,依托校企合作的优势,学校成立了“郑彦文汽车维修研发技能大师工作室”与“郑树国数控车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平台,开展技术攻关、技术交流、职业培训、带徒传艺等方面的工作,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技能知识,给教师提供深造学习的机会,为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奈曼旗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其中,“郑树国数控车技能大师工作室”完成了奈曼旗亿鑫公司“智能遥控阀门”的设计和制造工作,为农村节水灌溉,公园绿化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实现了节水灌溉自动化。为通辽和谊镍镉合金有限公司技术改造,生产“钢炉托辊”500余套;“郑彦文汽车维修研发技能大师工作室”出版发行教材2本,完成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课题各1个。(侯显峰)


[责任编辑: 巴菊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