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庙子村精彩演绎40年变迁
内蒙古新闻网  18-12-19 10:09  【打印本页】  来源:赤峰日报

  民俗博物馆前的小广场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交流的好去处。张英男摄

  一场冬雪过后,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村南的阴河两岸已结起了薄冰,而河中心清澈的河水依然银波跃动、潺潺流淌。这条发源于河北省塞罕坝下的河流,滋养着流域内的农民,成为当地百姓的“母亲河”。40年,对于一条河来说,只是须臾一瞬;而对于岸边的百姓来说,却足以发生沧桑巨变。走进小庙子村,看一看依然运行的老灌区,摸一摸退役的老拖拉机,逛一逛村里的老街,找一找当年的老电视机,在感悟新旧时空的碰撞和更迭中,小庙子村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变迁尽收眼底。

  一处灌区

  唱响治水治山的壮歌

  1972年,大庙镇小庙子灌区拉开了建设的序幕。在扎兰营子渠首工程施工现场,村里的男女老少齐上阵,2000多人的工地人山人海,蔚为壮观。农民们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肩挑背扛运送石料,砌筑拦河坝1座,开挖15公里长的主灌渠1条。在当时水泥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技术人员采用赵州桥的结构形式,用干砌石发拱来建过水涵洞。经过6年的奋战,村民共开挖土石方45万立方米、干砌石3.4万立方米,修建涵洞、闸门等水工建筑物256处。1978年,在中国改革开放元年,小庙子灌区正式投入使用。

  治水兴利,让小庙子村等3个行政村的农民尝到了甜头。灌区采取引洪淤地、引水入田等办法,让3个村的有效灌溉面积由原来的8800多亩增加到了1.5万亩。过去,没有灌渠水的灌溉,村民们种玉米一亩地只能产500斤,有了灌渠灌溉后,亩产达到1200斤以上。1978年灌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560万斤,是以前粮食年产量的9倍还多。有了水浇地,村民们开始尝试种小麦。在那个粮站定量供应细粮的年代,小庙子村农民第一次实现了吃细粮的愿望。从此,农民们每年过春节,再不用为包饺子缺白面而发愁了。

  有了水浇地,可相应的农业技术服务却跟不上,土地产出率仍然很低。为了解决温饱,农民不得已上山开荒种田、砍树当柴。当时,山坡上到处都是七扭八歪的“镐头地”,为了拾柴做饭,村民们把山上的蒿子等都割尽了。“光山秃岭和尚头,洪水下山遍地流”,稀疏的植被不能拦蓄雨水,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人们开始尝到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果。1978年,一场暴雨引发了山洪,将扎兰营子组的一名村民从屋里直接冲走,不幸遇难。滔滔的洪水,威胁着小庙子人的生存安全,人们开始警醒:治水必先治山,治山必先兴林!

  1982年,小庙子村实行包产到户;1985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里自发组织了退耕还林的大会战。彼时,距2002年国务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还有漫长的17年时光。当时造林没有项目资金支持,全靠村民自筹。农民们为了生存,硬是从嘴里夺食,退了“镐头地”,又拿出了一部分口粮田来植树造林。造林首先从灌渠两侧开始,28万棵杨树成为护堤固岸的哨兵。随后,全村9个自然组的退耕还林全面铺开。“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从1985年至今的30多年间,小庙子村造林不止。如今,全村林地面积已达到4.08万亩,植被覆盖率已达到70%以上。

  【记者感言】小庙子村治山治水的历程,蕴含着许多先贤智慧和今人的创造。这种山、水、人和谐统一的治理模式,正呼应了现代生态水利的思想;而其超前自发组织退耕还林,成为赤峰市退耕还林的先行者。正是这种勇于实践的勇气,才让林水交融的小庙子村满目青翠,林茂粮丰。

  一台铁牛

  见证产业结构的演进

  1973年,小庙子村农机站有了第一台东方红72拖拉机。1993年,小庙子灌区配备了东方红802拖拉机,这台拖拉机除了翻地,也成渠道清淤、修建梯田的主力。今年34岁的小庙子村农民武晓利是个农机迷,儿时灌区的履带式拖拉机一上街,他总要好奇地跟在后边欢呼奔跑。2003年他买了一辆黄海金马25拖拉机,终于圆了他童年的梦想。此后,武晓利先后更新了五台拖拉机和配套机具,从播种玉米到播种胡萝卜再到播种桔梗等中药材,他的拖拉机见证了小庙子农业转型的全过程。

  2006年,小庙子村在赤峰市首开先河,从河北省围场县引进了胡萝卜种植项目,还建了一座冷库,专门储存胡萝卜错峰销售。2006年到2012年的胡萝卜种植黄金期,全村种植面积达到3500亩。放眼望去,成片的白花花覆膜胡萝卜宛如波光粼粼的湖面。行情好时,1根胡萝卜就能卖出1瓶啤酒的价钱。一亩地能产6000斤,1斤1.2元,除去3000元的成本,每亩纯收入达4000多元,相当于过去种玉米收入的8倍。全村每年1400万元的胡萝卜纯收入,让小庙子农民拿到了第一桶金。

  然而,多年种植胡萝卜也让小庙子村农民面临重茬和市场波动的烦恼。今后村里种植业如何发展?村里采取腾笼换鸟的办法,让一部分种植大户到村外租地种胡萝卜,倒出的土地重新发展中药材种植。2014年,村里成立了宏都种植专业合作社,从500亩起步,到2018年中药材发展到3200亩。其中合作社流转土地1200亩,实验种植了牛膝、防风、知母等10多个药材品种。以二年生的桔梗为例,农民每亩种药的纯收入能达到1700多元。今年,合作社与内蒙古普康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协议,实现了中药材的订单化种植。

  2017年,小庙子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86万元。为了保证农民的稳定收入,村里还储备了一批农业结构调整项目。今年村里在扎兰营子组流转150亩土地,试种大棚柿子。一年一个棚纯收入能达到1万元。这个项目不但让种棚户有收入,还能让其他农民有土地流转租金和务工收入。目前,项目每亩土地租金已达到1000元,一年支出农民务工费用近30万元。为了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小庙子村还计划招商引资,成立阴河旅游开发公司,利用阴河的水资源建立水上乐园,打造集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记者感言】农业机械化贯穿了小庙子村的产业转型的始终,可从土地制度的维度上看,建国以来村里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过去集体经营土地的“大锅饭”;二是分田到户的“大包干”;三是土地流转产生的“合作社”。这个“合、分、合”的过程,其实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合作社流转土地,集约经营过去一家一户的“插花田”,又促进了农机化的发展。

  一条老街

  记录居住环境的嬗变

  过去,小庙子村主街是一条砂石路。村民出行经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每到雨季,这里就变成了大泥坑,汽车、拖拉机一次次陷在路中央,村民从村头要扛着自行车才能到家门口。而晴天时,过往车辆激起路上扬尘,也让人受不了,主街两侧的住户都不敢开窗户,行道树上常年蒙着一层尘土,不见绿色。2010年,小庙子村通村水泥路正式建成通车,穿村而过的老街也全部硬化,农民出门实现了两脚不沾泥。如今,全村通村、通组的水泥路已达到18公里。

  解决了行路难,还得解决环境卫生差的问题。为了走出垃圾围村的困境,让村里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干净,今年村里先后推进了“垃圾处理革命”、“厕所革命”和“清洁化取暖革命”。村里和环保企业合作,创建全国首个垃圾源头分类和无害化处理示范村。在全村选择8个自然组,为每个自然组建了一座公厕,明年还准备采用“粪污沼气一体化”等模式,改造农户厕所255个。村里还为全村500多户农户更换了节能环保锅炉,使耗煤量减少了30%,烟尘排放量减少了70%。

  在小庙子村,垃圾处理已形成了分类、收集、处理、填埋的完整体系。在村里的垃圾处理中心,从农户收集而来的垃圾,正缓缓地投入磁化裂解燃烧炉。炉子通过水喷淋等措施,产生的烟气和粉尘极少。破衣服、破轮胎等垃圾经过燃烧后,变成了无色无味的灰渣,体积只有到原来二百分之一大小。这些减量化的垃圾,最后再送到填埋场填埋。眼下,村里总容积为2.4万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已投入使用,这个经过特殊防渗处理填埋场,可让村民连续使用10年以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项目在小庙子村落地。行走在村里的主街上,沿路的风景树、长城墙、路灯、小桥宛如置身于城市之中。刚刚建成了的村民文化广场、旅游接待中心、村综合服务中心、学校运动场让人耳目一新。如今,危房改造项目已让小庙子村460户村民告别“蜗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人畜饮水安全工程,让2700名农民,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上自来水。今年,大庙至河北张家湾公路的桥涵工程已竣工通车,让小庙子村又有了一条出省坦途。

  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让人居环境更具文化品质。1985年,小庙子村有了第一台12吋黑白电视机。如今,村民普遍都用上40多吋的互联网液晶电视。文化生活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为了留住乡愁,村里还专门建了民俗博物馆,馆里用一件件老物件,展示了农耕文明的魅力。今年62岁的李永平,是村里舞龙、舞狮队的队长,眼下他正在筹备春节期间的秧歌会,“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过上了好日子,过新年时要好好舞一舞传统节目《龙腾盛世》!”

  【记者感言】小庙子村人居环境的变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可喜成果。过去,受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的制约,公共财政对农村投入长期不足,农村人居环境的欠账较多。因此,有钱要花在刀刃上,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突出问题入手。小庙子村率先推动“垃圾处理革命”、“厕所革命”,建了民俗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件件都办到了点子上,办到了百姓心坎里,打响了建设美好生活的“当头炮”。


[责任编辑: 白静]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