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阿拉善各行各业交出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单,今天我们梳理出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几项数据。让我们一起看看,阿拉善在改革开放40年中留下的“数字足迹”。
阿拉善盟立足基本盟情,始终把发展作为做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不懈怠,重点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建成了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4个自治区级产业园区,形成了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全盟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1980年的29:43:28调整为2017年的6:57:37。
阿拉善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1980年的562元、209元增长到2017年的37585元、18186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也从1981年的8000万元增至2017年的367.18亿元,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购买消费品改善生活品质的需求越来越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80年的5600万元跃升至2017年77.44亿元。
40年来,百姓住、行条件得到显著改善,阿拉善盟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5209户73.4万平方米,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37.2平方米和39.8平方米,城乡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分别达到73辆和75辆。移动电话达到266部和283部,家用计算机拥有达到82台和60台。
阿拉善盟不断加大民生领域的的财政投入力度,仅2017年,全盟财政用于民生方面支出达68.99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八成以上。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阿拉善盟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巴彦浩特、巴丹吉林、达来库布等中心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全面提档升级,全盟城镇化率由1980年的29.2%增长至2017年77.7%,进一步扩大内需,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增强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提高群众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
从单纯的观光游向体验游、休闲游、度假游转变,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打造出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金秋胡杨节等一批叫响世界的旅游品牌,旅游总收入也从2001年的5400万元跃增至2016年125.3亿元。
阿拉善各族坚持把保护生态作为谋划发展的基本前提,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生态环境呈现总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变化,阿拉善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先后率先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等系列工程,经过近40年的努力,贺兰山森林面积有退牧还林前的36万亩增加到58.2万亩,累计飞播造林558万亩,额济纳旗胡杨林由39万亩恢复至45万亩,全盟草原植被盖度由1980年的15.2%提高至2017年的23.2%,森林覆盖率由建盟初期的2.9%提高到2017年的8%.....一个蓝天白云、山清水秀、草绿沙净、空气清新的阿拉善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上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