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3岁的王五命是白泥井镇海勒苏村村民,2012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种粮大户”。
土地流转的实施,让王五命坚定了种粮的信心和决心,他瞅准时机,开始大规模承包土地,扩大种植面积,并先后投资130多万元购置了农机具。在他的带动下,村里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务农。王五命告诉记者:“我是真切地感受到了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今年,我承包的土地达到3700亩,种植的玉米品种多达五六种,预计产量达到3000多吨,纯收入差不多100万元以上。”
白泥井镇侯家营子村村民杨四兰是贫困户,妻子在前两年患病,看病花了不少钱,于是他将自己的12亩土地全部流转出去,这样便可以全身心地外出打工,每年“双份收入”达到2万多元。“通过土地流转,我将自己的土地承包出去,再到附近企业当产业工人,收入也不错,日子越来越好了!”杨四兰告诉记者。
达拉特旗是鄂尔多斯市的农业大旗,优质耕地面积占全市的30.8%,粮食产量占全市的40.8%。位于该旗东部的白泥井镇,总耕地面积18万亩,土地平坦、肥沃,是该旗重要的产粮区。近年来,侯家营子村始终注重把现代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依托良好的现代农业基础,立足发展富民经济、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全村3万亩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7万亩,并建成了大学生创业基地,引进涉农企业4家,注册合作社5家,新建农家乐4家。
改革开放初期,这里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努力解决温饱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不安于现状,在吃饱穿暖之后,思谋着如何富裕起来。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白泥井镇率先开始零星的土地流转。“当时,受限于机械化程度低,土地流转的数量相对较少。”白泥井镇海勒苏村村主任石根小回忆说。
从2007年开始,现代农业在白泥井如春潮涌动,一个个大型喷灌的落地,为土地流转奠定了硬件基础。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一家一户“条块分割”式的土地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打破一家一户的零散、分散经营,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势在必行。
2008年,大规模土地流转在达拉特大地蓬勃兴起。白泥井镇陆续引进了供港蔬菜、华昌城、万正集团、万通现代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金泰禾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大型涉农企业,成立了一大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土地流转拓宽了经营主体。今年,鄂尔多斯市金泰禾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流转土地6000亩,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流转土地的农民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确保了农民持续增收。公司与农户还形成了3种利益联结模式,即服务协作型:坚持产业发展与农牧民增收相结合,实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采取“四统一包”的措施,为农牧民提供技术服务,从而扩大种植规模,农户发挥种植技能优势,为公司提供优质农产品;价格保护型:按照市场情况确定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负责组织实施收购,解决农户“卖难”问题;流转聘用型:鼓励农户直接将土地流转给公司,通过流转土地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同时,返聘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并支付相应劳动报酬。
近年来,白泥井镇不断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土地流转成效显著,通过流转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增产的同时,也增加了村民收入,“转”出了村民的好日子。目前,随着农牧民素质不断提升、致富意识不断加强,土地流转面积从最初的几万亩不断增加,到2018年已达12.1万亩,流转率为63.9%。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自农村土地流转后,白泥井镇各村庄换了新貌:一栋栋新砖瓦房掩映在绿树丛中,田野里的庄稼长势茂盛,集中连片,一眼望不到边。大型机械化节水喷灌,如同巨龙吐珠,轻歌曼舞地降落在田里。
如今,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白泥井镇党委、政府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把土地流转引向深入,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全面繁荣,开创农业现代化的新前景,让土地释放出更大富民新能量。(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王玉琢 实习生刘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