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跨越发展 开放水平全面提升 ——改革开放40年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道⑦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此,我区抢抓改革开放重大机遇,在探索中不断深化和扩大开放,大大增强了综合实力,初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新格局。
数据显示,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1552万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138.7亿美元,增长892.9倍。伴随着量的增长,贸易结构也实现优化。
农产品出口成为新亮点。改革开放初期,我区出口多以农畜产品为主。进入新世纪,机电产品成为外贸出口生力军。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17年我区农产品出口额飙升至8.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大宗资源性商品进口凸显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依据地缘优势,积极发展与俄、蒙贸易,从1992年至今,全区进口资源性商品不断增长,至2017年,我区资源性商品进口总值达到了历史最高点85.6亿美元,占全区外贸份额的61.6%,主导地位凸显。
贸易伙伴多元化市场格局形成。回望改革开放前,我区对外贸易交往的国家和地区不足百个,在改革开放大潮及“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2017年,与我区有进出口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83个,贸易触角遍布亚、欧、非、南美、北美和大洋洲,形成了贸易多元化市场格局。
民营企业转化为外贸主要力量。1991—2017年,我区外贸民营企业从无到有,贸易规模不断扩张。特别是2017年,外贸民营企业商品出口额达32.9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值的66.7%;进口额达73亿美元,占全区进口总值的81.5%。
传统贸易稳步发展,新型贸易孕育新活力。2017年,全区一般贸易进出口额达79.2亿美元,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7%。近年来,我区在发展传统贸易的基础上,不断加快发展新型贸易,全面推广跨境电子商务,积极推动内外贸结合,新型贸易发展迅速。
利用外资和引进国内(区外)资金成效显著。随着经济发展及投资环境改善,我区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投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目前,外商已把投资目光拓宽至我区采矿业、制造业及新能源等诸多产业。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明显进展。截至目前,我区对外投资企业(机构)达47家,已同183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建立了贸易往来及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合作方式呈现多样性,由最初的易货贸易转变为现汇贸易、加工贸易、技术贸易等。合作领域日益拓宽,由最初的服务业、制造业、餐饮业、批发业为主转向能源、交通、高科技行业等多元化合作。合作主体也趋于多元化,形成多层次对外贸易新格局。
口岸发展能力增强。2017年,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达8706.9万吨,实现客运量586.3万人次。目前,我区不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在建设“亚欧大陆桥”上下足功夫,交通运输网络逐步形成。此外,还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加快国际通道建设,全面提升了开放型经济水平。(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梁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