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鄂尔多斯走过的改革开放之路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也都是各族人民紧跟党团结奋斗的结果
解放思想是推进改革开放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鄂尔多斯的三次重大转型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前提的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推进,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无论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鄂尔多斯的发展就是我国4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典型缩影。
改革开放40年来,鄂尔多斯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伴随着伟大祖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立足资源型地区特点,坚持解放思想,敢为人先,自觉遵循规律,率先探索实践,历经了3次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宏大创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由“农”到“工”、由“小”到“大”、由“量”到“质”的重大转型,创造了多个全区和全国第一,诞生了举世瞩目的“鄂尔多斯模式”,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从一个自治区最为落后的贫困地区跃升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成为改革开放30年全国18个典型地区和全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5个典型城市之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抓住重大战略机遇,全面拓展改革开放的广度、深度和维度,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转型发展,在不懈奋斗中昂首阔步迈进新时代,跃升至全国地级城市前列。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80亿元,比改革开放初期实际增长211倍,列成长型资源城市第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7万元,跻身全国三甲;一般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57亿元,自2007年起连续11年领跑内蒙古,全区占比21%;努力改变“一煤独大”局面,建成世界一流多种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城镇化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0%提高到74%,树立起国家西部新型城镇化样板;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559元和16729元、增长155倍和85倍,分别居全国第25和48位;全市唯一的自治区扶贫重点旗成功脱贫摘帽,成为内蒙古率先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的地区;连续三届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创成国家西部首个全国文明城市群;库布其模式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得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鄂尔多斯已经成为一座转型发展、崇尚绿色、宜居宜业、守护幸福、文化浓厚、充满活力的现代新城。
鄂尔多斯40年何以能够除旧布新,深入总结鄂尔多斯改革崛起之路,其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曲折的探索,蕴含着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启示。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最大的优越性。鄂尔多斯走过的改革开放之路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也都是各族人民紧跟党团结奋斗的结果。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历来高度重视鄂尔多斯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鄂尔多斯发展更是关心备至。早在2009年,总书记就曾作出过要求各地推广鄂尔多斯发展经验的重要批示,在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贺信和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都高度赞扬了鄂尔多斯荒漠化治理成就。特别是对内蒙古的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鄂尔多斯转型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坚持党的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是有机统一的,鄂尔多斯在改革开放中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又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实践启示我们,党的领导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全面从严治党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也是引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根本保证。立足新时代,只有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地区改革发展全过程,才能引领地区高质量发展,确保改革发展之路行稳致远。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突破路径依赖。解放思想是推进改革开放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鄂尔多斯的3次重大转型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前提的。正是由于解放思想,冲破了“两个凡是”藩篱,才能在改革开放之初走在全国农村牧区改革前列,打出“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的响亮品牌;正是由于解放思想,突破了“姓社姓资”的思想障碍,大刀阔斧地推进市场化改革,才能在第二次转型中创造出“鄂尔多斯模式”;正是由于解放思想,勇于突破“羊煤土气”的路径依赖,做到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立足资源而又超越资源,才能在第三次转型中成功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实践启示我们,解放思想是推进改革开放和转型发展的制胜法宝。作为资源型城市,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在产业布局上跳出当地视野、在发展思路上跳出传统思维、在对外开放上树立世界眼光,才能破除依赖资源的惯性思维,以思维变革带动产业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只有坚持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并举,在加快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挖掘资源潜力、延伸资源产业链条上下功夫,在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形成多级支撑的产业结构上花气力,才能在未来竞争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必须坚持顺应大势,主动抢抓机遇。机遇千载难逢,稍纵即逝。一个地区发展的快慢好坏,关键是能够抓住和用好机遇。鄂尔多斯之所以能够率先成功崛起,一方面是因为改革开放为资源型地区提供了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是各族干部群众依靠自己的奋斗及时抓住了西部大开发、重化工时代对能源需求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实践启示我们,一个地区发展从来都是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也是和自身奋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机遇既是客观的,也是人民群众创造伟大实践业绩的时代呈现,只有在奋斗实践中才能赢得。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判断,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又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期。作为资源型城市,只有胸怀大局,深刻把握机遇期的思想旗帜、发展方位、厚重底气和伟大目标,把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融为一体,不断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和能力,弘扬敢闯敢试、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在转向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大有作为。
必须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资源型城市推进工业化,客观上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这就要求资源型城市必须更加注重保护生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鄂尔多斯在资源开发和转型发展过程中,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最大的基础工程,不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产业发展绿色化、绿色发展产业化,呈现采煤不见煤、工矿城市宜居宜游景象,成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联合国命名的全球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实践启示我们,绿色发展与经济发展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即使是资源型城市,只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不仅可以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老路,而且还可以通过绿色发展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必须坚持政府善为与市场高效协同,注重发展实体经济。回顾历史,鄂尔多斯之所以能够保持强劲的发展活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历届党委、政府一以贯之地高度重视和支持实体经济,在培育市场、推动企业发展上善作善为。如改革开放之初,鄂尔多斯就率先提出要“让民营经济坐正席、唱主角”“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培育了一大批企业家,吸引了众多国有企业和外埠企业投资兴业。党的十八大以后,鄂尔多斯坚持刀刃向内,重砍三刀,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这些作为都为引导和鼓励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也为鄂尔多斯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启示我们,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过程中,需要政府在规划和市场引领上主动作为,积极创造环境,弘扬企业家精神,释放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政府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有助于资源型地区成功转型,保持可持续发展动力,而如果忽视实体经济发展,就可能产生不可持续的虚高泡沫;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推进,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动能转换。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无论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面对资源型城市客观存在的人才不足、自主创新力不强的短板,鄂尔多斯在改革开放中,大力实施“人才鄂尔多斯”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引才引智环境,尤其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依托优势特色产业链吸引科技、人才、资本、管理等要素集聚,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实践启示我们,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抓住人才这个关键、创新这个核心、企业这个主体,环境这个基础,推进旧动能焕发生机,新动能挑起大梁,才能辩证把握破旧立新关系,防止出现因新动能缺失而导致经济断崖式下跌,实现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
必须坚持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手足相亲、团结互助是鄂尔多斯各族人民优良传统。回顾历史,鄂尔多斯之所以能够在快速发展中长期保持团结稳定局面,在于始终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注重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注重用改革和法治办法解决利益矛盾,切实让各族人民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各族人民保持了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精神。实践启示我们,资源型城市在改革发展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资源增值中让人民群众能都过上好日子;必须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作者 蔡常青 系内蒙古北宸智库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