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包头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按照全国政务服务“一网办理”,政务服务向移动端自助端延伸,审批结果电子化,规范完善中介服务,优化投资审批等要求,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实现四级“一张网”,政务服务向网上延伸
按照国家“一网服务”原则,建成了集统一门户、政务服务、电子监察、效能考核等平台于一体,覆盖市政务大厅、10个县级大厅、145个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的“包头市网上办事大厅”。目前,市、县、乡、村四级3962个事项已上线,2765个事项可网上申报,网上可办率达69.8%,其中,632个市本级上线事项中,已有536个开通了网上申报,网上可办率达84.8%;3330个县、乡、村级上线事项中,已有2229个开通了网上申报,网上可办率达66.9%。广大申办人通过统一的事项编码和身份证号、社会统一信用代码、手机号,实现了各级大厅网上办件信息共享、“一码”贯通。全市政务服务也实现了“单点登录、一号查询、一网通办”,并完成了与自治区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对接。下一步,待自治区调试系统后,广大群众可通过注册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和办理自治区本级、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地的审批服务事项,大大方便了企业和群众。
多元化服务渠道方便群众办事
一是开通“网页端”系统。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国办函〔2016〕108号)要求,我市建设了统一的政务服务门户——“包头市网上办事大厅”,作为全市政务服务的统一入口,提供功能完备的网上咨询和办事服务,并根据群众需求,以“我要看”、“我要查”、“我要办”、“我要问”、“我要评”等栏目精准引导群众网上办事;二是开通“手机端”系统。提供便捷高效的咨询查询和事项预约预审服务,搭建手机端网上办事大厅——政务服务APP+微信公众号,并开通远程视频认证、远程勘验功能,群众仅需手机填写基本信息、拍照上传就能预约办事,审批人员也能通过手机来完成审批,成为网页端“包头市网上办事大厅”的有益补充。2018年,政务服务APP关注和下载达5266人,微信公众号长期关注达10057人;三是开通“自助端”系统。建成“鹿城之窗”自助服务终端,并在市、县两级大厅和铝业园区、包钢厂区完成部署,实现了市域范围全覆盖。通过“鹿城之窗”,企业和群众可就近办理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事项,查询和打印办理结果,缴纳水、电、气、热、通讯、公交、学费等30多项便民缴费事项,实现“一机办多事、一机缴多费”。同时,我市还在市政务大厅建成24小时自助服务区,部署“鹿城之窗”及出入境、交管、公积金、计生等自助终端,可自助办理充值缴费、违章处理、港澳证签注、计生用品领用等事项,全天候为群众服务。2018年,“鹿城之窗”已办理便民缴费业务2.5万笔4400万元。
完善“三个平台”,有效破除群众办事“堵点”
一是搭建电子证照模块。全面升级电子证照模块,在首批取消“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社团组织登记证”、“立项批复”等纸质申请材料的基础上,市级各部门依托电子证照模块,即时拍照上传审批证照,企业和群众在市政务大厅办理过的证照,再次到大厅办事不再提交,由审批部门自行复印或网上查询核验,进一步减轻了企业和群众负担,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搭建涉审中介服务“网上超市”。针对涉审中介服务环节多、耗时长、收费乱等问题,我市依托“包头市网上办事大厅”,建成了自治区首家涉审中介服务“网上超市”。经信、公安、民政、财政、规划、环保、水务、农牧、卫计、质监、安监等11个部门的勘查设计、资产评估、工程咨询评估、检测监理、安全评价等6大类31个中介服务事项注册入库,项目登记、中介选取、日常考核实现了全流程网上办理。目前,首批121家中介机构已上线,成交委托453个,进一步规范了涉审中介服务行为;三是搭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将审批过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4个阶段,并形成“一张表单、一套材料”,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由牵头部门统一受理、审核申报材料,并通过并联审批平台推送相关部门,实行网上并联审批。项目单位在各阶段仅填一张表、提供一次材料,即可完成本阶段审批事项办理工伤,大大简化了程序。此外,我市还在市工商联和各工业园区建立投资项目审批“异地受理点”,广大企业在园区即可办理项目审批申报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