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产业扶贫是从“输血式”扶贫逐步转向“造血式”扶贫的一把“金钥匙”。从扶贫实践来看,没有产业带动难以彻底脱贫,缺乏产业支撑脱贫效果也难以持续。要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就必须“特”字当头,找到扶贫产业的生命力,找准特色脱贫之路,打造特色脱贫产业。
发展扶贫产业要有“准星”。每个地区的地理条件、资源禀赋、人口结构、发展优势等实际情况不同,可挖掘的潜力和方向也有很大区别。尤其产业扶贫,不可简单的照搬照抄,否则不仅达不到帮扶的目的,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雷营子村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自然、旅游、文化等资源,充分利用秀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历史、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等条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从而探索出契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发展扶贫产业,关键着力点是培育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让贫困群众心热起来,身动起来,靠自己双手摆脱贫困。在雷营子村,农家乐由12户增加到25户,今年达到了39户,可见村民的参与度逐年增加,“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懒汉心态也越来越少。如今,全村164户都加入到了雷营子农业旅游观光合作社,90%的村民参与到乡村旅游业中,群众的参与意识为脱贫攻坚带来“加速度”。(韩雪茹)
【集萃】
记者从自治区扶贫办获悉,2018年我区已解决4.5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据了解,2018年我区计划下达水利投资4.96亿元,各盟市、旗县自筹资金约2亿元,计划解决5.1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韩雪茹)
记者从自治区扶贫办获悉,近日,全区中国社会扶贫网推进会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召开。据了解,我区中国社会扶贫网旨在重点构建扶贫志愿者联盟、扶贫专家联盟、电商扶贫联盟、扶贫众筹联盟和媒体扶贫联盟。以提高对接成功率为目的,提升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强化中国社会扶贫网工作的宣传引导。(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韩雪茹)
记者从自治区扶贫办获悉,赤峰市“昭乌达肉牛育种扩繁推广项目”将获扶贫贷款支持。近日,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批准了40个项目为“2018年全国光彩事业申贷建议推荐项目”,其中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推荐的内蒙古草原金峰畜牧有限公司的“昭乌达肉牛育种扩繁推广项目”成功入选,并向中国农业银行申请扶贫贷款1.95亿元。(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韩雪茹)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围绕“青城先锋”基层组织建设提质增效方案,组织1669名机关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社区根据党员职业技能制定台账,针对困难群众需求,联系有技能的党员开展“靶向”服务。2018年以来,机关在职党员共主动认领服务事项500余件,78名领导干部与140名社区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为群众办实事300余件。还结合健康扶贫工作,组成党员义诊团队,免费为社区孤寡老人量血压,发放小药箱,提供医疗咨询服务。(王铭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