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梅:给村里人“打个版”
内蒙古新闻网  19-01-11 15:18  【打印本页】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一推开家门,墙上一幅“春梅图”跃然眼前,挂毯上的朵朵红梅秀立,兀自怒放出一片明媚的意象。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这恰是一个人的品格写真。

  这是郭秀梅的家。她刚刚参加完一场村民代表会,商讨村集体林场的平茬项目和林场的下一步发展方向。茶几上是成堆的材料,她的家就是半个办公室,繁琐的工作如影随形。

  “坐,你们坐,等等我打完这个电话,咱们再聊。”郭秀梅一边大着嗓门和村民交代事情,一边招呼道。

  53岁的郭秀梅是鄂托克旗木凯淖尔镇木凯淖尔村的党支部书记,村民从“不理解”到“不让走”,其中的酸甜苦辣连这个风风火火的“女汉子”也未必说得清明,但老百姓“180度大转弯”的态度,给了她更多的信心。

  36岁时离开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50岁从城里的工作岗位退下来后,郭秀梅选择了回村。那是2015年,村里没啥产业,村民普遍年龄偏大,致富路子少,生产积极性低,30多户贫困户就等着吃“救济”。

  生性好强的郭秀梅偏不信这个邪,她拿定了主意要改改这个村的现状。经过多方收集意见,她决定自己先上手——养鸡,这个活儿技术难度低,村里也具备水、草等优势条件。“试运行”了一年,郭秀梅的鸡群渐渐有了起色,最多的时候有1000多只,不说真金白银的收入。光一吆喝,呜呜泱泱一大片,便是木凯淖尔村让人眼热的一道风景。

  “以前打下玉米都卖了,价格又不高,根本收入不了多少。咱们把玉米转化成饲料,搞养殖,卖肉,是不是能多挣一些?”郭秀梅经常这样给村民“算一笔账”。慢慢地,村民照着郭秀梅的“路”去走,果真尝到了甜头。

  等自己积累了一些经验,郭秀梅拿出700多只鸡苗帮扶贫困户。“贫困户免费领鸡苗了”,她一嗓子喊下去,那些懒汉、穷汉也不好意思靠着墙根儿晒太阳了。他们跟着这个年过半百但精力旺盛的女人,学技术、养鸡,为脱贫致富找门路。

  如今,“走,去木凯淖尔吃鸡去”,已经成为鄂旗人招亲待友的“流行语”。在郭秀梅的带动下,“木凯淖尔土鸡”名气渐大。全村80%以上的户子都在养鸡,目前全村存栏有17000多只鸡,所有贫困户成功脱贫,成为巩固户。

  “我翻身了,都是靠得这个好支书呀,她自己开上车帮我们出去卖猪卖鸡,谁家牲口病了,她也是跑前跑后,真是够意思了。”坐在干净暖和的新家,昔日的贫困户郝树怀怎能不感慨?

  夕阳下,院子里成堆的玉米闪着金光,金鸡嬉戏、白羊跪乳,郝树怀说:“收入增加了,底气也足了,老人生病、娃娃成家借下的债都还完了。”现在的郝树怀养着250只鸡、8头猪、100多只羊,还承包了近50亩水浇地,去年收入6万多元。2019年,他盘算着还要扩大规模,“脱贫了,还得致富了,不能浪费了支书的一片好心。”这是一个54岁农民的新年心愿。

  “她说太累不干了,我们不行,除非她老得走不动了。”看似玩笑的话里,却是郝树怀的真情挽留。这样的真情,在木凯淖尔村是一种“集体声音”。

  “打电话打得耳朵疼,家里人觉得太累,都问我图个啥,我都这么大年龄了,能图个啥?”郭秀梅快言快语,像极了她的行事方式。

  除了为村里忙修路、上电、打井这些基础性事务,又要担起“致富带头人”这个名头给村里人“打个版”,郭秀梅总是苦于分身乏术,丈夫看不下去了回村里帮忙,“看着以前白白净净的人现在风吹日晒得像个黑铁疙瘩,我心里也不是滋味儿,但没办法呀,秋收的时候小姑子们都回来帮忙,都劝我赶紧辞了回城里吧。”说起丈夫和家人的支持,郭秀梅笑了,但言语里满含愧疚。

  “趁着还能干动,再帮乡里乡亲做点事儿。靠着这个集体林场看能不能扩大养鸡规模,再弄一个鸡苗孵化基地,这样可以降低村民的成本,又可以售卖增加村集体收入。村里有钱了,再给家庭困难的户子买一些牛,再帮他们一把。”采访结束时,郭秀梅聊到了刚刚结束的那个村民代表会,一张新的发展蓝图又在她的脑海里下笔了。(记者张晓艳 马利军 冉娃迪)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