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陈佰山:在大兴安岭林区建设一座自然生态博物馆
内蒙古新闻网  19-01-23 14:54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政协委员陈佰山

  政协委员陈佰山带来的提案是在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建设一座自然生态博物馆,展示大兴安岭的自然之美,弘扬生态文化,铭记几代务林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林区之魂。

  陈佰山介绍说:“内蒙古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面积为10.6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拥有完整的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天然林面积、森林蓄积分别占自治区天然林面积、森林蓄积量的57%和64%,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功能区通过有效保护,森林质量明显提升,野生动植物数量逐年增多,现有野生植物1848种、脊椎动物390种。这里还是黑龙江和嫩江的重要水源地,共有河流7146条。2015年,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

  陈佰山说:“当前,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亲近森林回归自然的需求日益旺盛,到林区旅游观光的人数逐年攀升,2017年达到151万人次。建设自然生态博物馆可以使游客在游览林区山水的同时,进行生态文化宣传,还能让游客了解到大兴安岭浓厚的森工文化,增加旅游的文化含量。同时,自然生态博物馆还具有科普教育功能,利用丰富的藏品直观形象地展示林区地形地貌、野生物种、水文地质等自然资源状况,提升公众生态文明意识。自然生态博物馆还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大量完整的野生动植物标本资源,为科研实验提供了丰富素材。”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缩影,是一个地区科学、教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陈佰山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注重各类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等文化载体建设,希望这个提案能够引起社会关注。(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冯雪玉)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