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汽车生产厂商表示,其下属天文兴趣小组2月10日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并于22日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申请用其新款车型“星越”命名该星。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并持续发酵。(2月28日 新华网)
现代的企业宣传往往会蹭一些热点,比如这次2019贺岁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播,让国人一时激起对天文学的热爱。于是企业也就“恰好”在正月初六(2月10日)“发现”了那颗小行星。
对此,北京天文馆馆长、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委员朱进表示:“按照小行星命名规则,有商业性质的名字是不被允许的。”他指出,这颗“获得命名权”的小行星很可能不存在,企业所展示的申请书也不具备学术上的证明力。小行星的信息可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网站上检索到,下载临时编号数据后,无法找到相关记录。朱进表示,如果连临时编号都没有的话,就更谈不上命名权。
也就是说企业发现小行星这件事就好比给“皇帝的新装”起了一个比较高大上的品牌名。
企业的宣传是需要创新,但是要有事实依据,对于那些只想蹭热点而宣传的企业只能让人一笑而过。(胡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