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发布通知,鼓励中小学校在暑假期间布置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作业,严禁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教育部的消息一出,家长纷纷点赞叫好,话题#严禁布置要求家长完成的作业#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在生活中,时常会听到家长们在一起谈论孩子的作业问题:和孩子辛苦做的手抄报老师不满意要求重做;考试错一道题家长得全部重抄一遍让孩子再完成;一年级孩子的作业每天得写四个小时,且每份作业家长都得签字点评……从孩子进入学龄期开始,孩子的教育问题就让家长叫苦不迭。笔者认为,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合理布置家庭作业;同时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该让孩子自己完成的绝不插手,更不能越俎代庖。
学校要尊重孩子成长的阶段性,不布置超出孩子实际年龄能完成的作业,丰富多样的暑假作业更能让孩子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适量的作业有助于孩子巩固知识,树立信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作业太多,孩子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当学习成为负担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教育部的这个暑期通知应该延伸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老师在学期中也要避免给家长留作业的情况出现。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类拔萃,不惜投入大量精力财力报班陪读,然而陪孩子写作业却让家长们血压飙升,辅导作业甚至被调侃为家长的送命题。暑假有关作业的通知瞬间让家长们感觉松了绑。家庭作业不是家长作业,家长不放手孩子永远也学不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家长要陪伴孩子成长,做好辅助工作,不苛求完美,不拔苗助长,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汲取知识。
孩子的教育与成长需要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也需要相关部门的监管与有效引导。希望各级教育部门监督到位,让这一政策真正落地,为家长减负,让孩子健康成长。(雒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