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马文化与现代马产业 美丽“邂逅”
内蒙古新闻网  19-08-19 22:0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万马奔腾。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马建荃摄

  在万马奔腾的马头琴声中,著名演员吴京身着蒙古族传统服饰,骑着自己的爱骑“大谦战狼”,英姿飒爽,率领800匹骏马绕场,一马当先,气势恢宏。

  6月29日的第六届内蒙古国际马术节开幕式上,这实力演绎马背霸气的震憾场景,迎来了中国国际马文化博览会的盛大召开。

  到目前,自治区马匹存栏量已达93.5万匹,居全国第一。“马背经济”正在成为内蒙古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人类征服马那天开始,关于人与马的故事就开始了。当喧嚣的现代马产业与传统马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基因逐渐在苏醒,马的多个市场宝库也正在被打开和挖掘……

  时下,正是草原上产马奶的季节。这几天,阿巴嘎旗牧民那顺巴特尔家每天都能挤出200斤的新鲜马奶,然后驱车100多公里送到该旗别力古台镇的照富经贸有限责任公司。这些新鲜的马奶经过净乳后冷冻储存,接入发酵菌种发酵,均质调和后冷藏灌装,制成“阿巴嘎策格”(酸马奶),销售到市场上。他的200多匹黑马也成为当地旅游一景。

  “以前牧民们不挤马奶,是因为挤了也没人收,现在我们只要每天安心挤马奶,把挤好的奶送过来就挣钱了。”那顺巴特尔认真地说,现在牧民是养马卖马挤奶都挣钱,这在以前从来没有过。“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7月24日,在内蒙古展览馆举办的蒙古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莫德乐图用马头琴演奏的《鸿雁》,把现场观众拉回了茫茫的大草原。

  作为马头琴制作传承人,今年40岁的莫德乐图从小在赤峰市巴林右旗查干沐沦苏木长大,那里有全国唯一的格斯尔庙,是英雄格斯尔的故乡。

  “孩子们,你们知道马头琴的传说吗?很久很久以前,草原有一位叫苏和的小男孩,他养着一匹白马……”面对来自呼和浩特市的30多名小学生,莫德乐图耐心地讲述着这个美丽而忧伤的传说,并把自己带来的30多套马头琴教材包发到孩子们手里,现场示范指导,动手安装起了马头琴。

  莫德乐图从小听着马头琴长大。从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毕业后的十几年来,莫德乐图潜心研究马头琴制作,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苏和的白马”。随着越来越多人对马头琴的认可,他的马头琴销量从最初一年卖几把到现在每年能卖出3000到5000把。

  为了传承这一民族瑰宝,莫德乐图亲手制作出了1:1的马头琴教材包,希望这个教材包能走进每一所小学,让内蒙古的每一个孩子从小就能接触到真正的马头琴,了解它的故事,领略它的独特魅力。

  “内蒙古大草原是马文化的发源地和摇篮,离开文化发展产业,永远行不通,也走不远。”来自科尔沁草原上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套格敦白乙不无感慨地说。

  受邀来参加这个蒙古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今年73岁的套格敦白乙非常欣慰。他是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茂道吐苏木哈根朝海嘎查的一名普通蒙古族牧民。从小爱好马,养马驯马,从20岁开始做马具,50年来如一日,先后制作了一千余具马具。他说,自己制作的科尔沁马鞍与其他地方的马鞍不同,鞍子雕花、刺绣,夫妻二人共同制作一具马鞍最快也要半个月到二十天,如果慢慢做则起码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提起蒙古族传统马具的传承现状,套格敦白乙喜忧参半。“如果我们不做,不传承给下一代,我们民族的传统就会慢慢丢掉了……”好在套格敦白乙的家人都非常支持他、积极帮助他传承这门手艺,老伴是好搭档,大儿子更是掌握了马具各种配件的制作技艺。同时也有许多人不远千里来找他学手艺,其中还有从日本慕名而来的“洋徒弟”。他也精心挑选了好几个资质出众的徒弟并悉心指导,如今,从国家、自治区到市、旗,来自各级政府的支持也让他对马具技艺传承的未来更有信心:2008年,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套格敦白乙成为代表性传承人。

  当现代马产业作为一个集赛马、马术、体育娱乐、旅游、健身等的庞大经济体,对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带动就业和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为内蒙古马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拥有30多年相关研究经验的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芒来被誉为“蒙古马灵魂的寻觅者”“蒙古马文化的守望者和传承者”。在他的努力下,内蒙古农业大学建成了国内第一个马数据库,内蒙古建成了第一个蒙古马文化博物馆,并建立了多个蒙古马保种基地……

  2010年,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畜牧兽医技术系运动马驯养与管理专业,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首个以现代马术教学为主的马术类专业。

  “这几天我们正兵分四路奔赴全区各个盟市进行招生摸底,让更多喜欢马的人能够接受正规的专业教育,以此实现成功就业。”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技术系运动马驯养与管理专业副主任郭永清在电话里告诉记者。

  据郭永清介绍,这个专业确定了6个培养方向:教练、骑手、马房经理、修蹄师、马兽医(助理)、马营养师。到目前为止,已经毕业的352名毕业生分布于全国各地马术俱乐部和马场。就业岗位一直供不应求,大一大二的学生寒暑假就被抢订。实习期工资都超过了6000元,部分学生工薪达到13000元。

  “我区是马业资源大区,更是马文化富集区。自治区马旅游发展,应该走一条非消耗型的旅游模式,即充分挖掘蒙古族马文化,‘以马为媒’,激活旅游各要素,整合相关资源,带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提档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从而在弘扬蒙古马精神、保护和传承蒙古马文化与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上达到平衡。”7月30日,记者见到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董杰时他表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8年10月内蒙古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文化与马产业系列研究”公开招标,该项目包括马文化、马产业、马赛事、蒙古马精神、马旅游和马科学6个系列项目。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研究院经过积极申请,成功争取马旅游研究项目,经过半年多的深入考察和研究,科研团队初步确定了我区马旅游的发展路径和定位。

  在董杰看来,蒙古族的马文化,是拥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民族文化,因此内蒙古立足这一资源禀赋,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马文化旅游为重点,不在高大上的名贵马种引进、高端马术俱乐部,而更多侧重于文化体验、休闲运动、寓教于乐的大众旅游。内蒙古的马旅游,应该充分激活牧区群众、基层蒙古马协会、普通群众的创业活力,而不仅仅是大资本、大企业的高投入项目。所以,他们得出的自治区马旅游的发展路径应该是:文旅融合——文化传承——体验消费——生态环境——目的地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性联动性产业发展模式。从马种、马文化、马技艺、马产品、马形象等一系列环节塑造马旅游的高标准和创新模式,输出到全国乃至全球。

  从牧民自发养马育马、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高校培育专业人才,到政府出台发展意见、成立基金项目等,各行各业从自身出发,紧紧依托传统马文化,深刻探索发展通途,引领着内蒙古的马产业再一次走向辉煌。

  牧民那顺巴特尔还将继续扩大养马规模,莫德乐图正要申请马头琴教材包的商标注册,套格敦白乙准备一开学就到基地给学生讲授马鞍的制作工艺,郭永清正奔波在招生的路上,董杰正在以马文化旅游为主题展开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

  所有这些,都是对“蒙古马精神”的最好诠释。首届内蒙古国际马文化博览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让我们以马为媒,“跑”出独具内蒙古大草原特色的绿色马经济。(记者蔡冬梅李国萍)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