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时评】就餐公筷化,文明一大步
内蒙古新闻网  20-03-10 21:5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近日,为响应复工后的就餐安全,保障大众的生命健康,中国烹饪协会、红餐网以及部分餐饮企业发出了“就餐用公筷,健康靠大家”的文明用餐倡议行动。倡议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各种热议。绝大部分人认为这种行动,符合社会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也加快了餐桌文明建设。

  其实,中国素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这从《舌尖上的中国》这档风靡全国的节目中就可以窥见出小小的餐桌里所折射出的大国风采和饮食文明。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进一步意识到,饮食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餐桌饮食文明不容忽视。这与世卫组织提出的“使用公筷公勺是预防病毒传播和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相一致。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直是中华民族所秉承的原则之一。用筷子取代用手抓食的陋习,是我们古人智慧的结晶。那么,用公筷、公勺取代混勺筷的不文明就餐习惯,也将成为我们这代人的睿智选择。

  因此,每个身为“中华家”一份子的我们,应当从日常用餐开始,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良好习惯,并尽可能地向亲戚朋友宣传用公筷夹菜、公勺舀汤的健康性和文明性。小餐桌推动大文明,让使用公勺公筷成为一种新流行,新趋势,新时尚。

  就餐公筷化,将是餐饮文明的一大步。文明用餐,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还是保护亲戚朋友及他人的行为。希望我们共同携手,从自己做起,促进餐饮文明风气的培育,成为就餐文明的引领者和倡导者!(吴钰)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稿件内容声明:
  • 草原时评频道刊发的所有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请自行核实有关内容。
    稿件刊发声明:
  • 1.来稿如经草原时评频道首发后,再投递其他网站,稿件一经发现,即对稿件予以删除,编辑部将对作者本人留存备案;
  • 2.草原时评频道刊发的所有稿件,不收取作者任何费用,也不支付任何费用。请广大作者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 3.转载或引用草原时评频道已刊发的稿件,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站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草原时评频道内容者,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4.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草原时评频道已经刊发的文章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