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作为民族大旗,听从指示,响应号召,立足地区工作实际探索创新,将工作细节融入到各族群众点滴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以在润物无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在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方面做了很多有特色的探索。
一、让网络新媒成为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快捷通道
库伦旗委统战部依托网络新媒传播快、覆盖广的优势,广泛开展“滴灌式”、“植入式”、“互动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宣传格局。
创新开展“互动式”活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万人赞”短视频宣传推广活动,此项活动是基于“快手”逐渐成为本地广大农牧民常用的社交软件,可以用之来快捷高效、广泛灵活地进行宣传推广工作。活动分为五个板块:“民族政策微宣讲”由各乡镇宣讲员宣讲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有关民族工作法律法规;“共同繁荣小瞬间”记录各族群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团结奋斗故事汇”讲述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守望相助有话说”让各族人民畅谈守望相助、建设家乡的感悟;“同心筑梦表演秀”通过文艺表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通过竞赛的方式,用短视频开展“矩阵式”的宣传,并以视频传播热度为标准进行竞赛,调动各族干部群众广泛参与,活动进行20天视频播放量逾15万人次,群众兴趣和参与率不断提升。活动不但在补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网络阵地的短板,而且初步达到了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中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从而达到在润物无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果。
精准实施“滴灌式”教育。对新时代以来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相关的民族理论政策。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分领域、分层次、分受众,坚持常态化学习。将其纳入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动员统战、民委干部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实行线上“打卡式”学习;坚持专题化培训,通过远程视频会议的形式实现旗镇村三级党政干部全覆盖;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等重大会议召开后,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坚持在系统内立即学不过夜,并以最快的速度,带领党外、新阶层、民族宗教、非公经济、侨界等统战各领域人士有针对地反复学,并通过网络渠道源源不断推送学习内容,引领各族干部群众树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意识。
大力推进“植入式”宣传。突破传统入户宣讲宣讲“一对一”、“点对点”的空间局限和时间桎梏,在官方媒体“印象库伦”微信公众平台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刊发转发宣传信息1100余条,让各族群众在看新闻、读故事的同时顺其自然地关注民族团结、学习民族政策,潜移默化地增进“五个认同”。主题知识竞赛、中华诗词大会等全旗性重要活动通过线上转播,让更多人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各族群众的精神润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积淀着一个民族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库伦旗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痕迹融入到各族群众的生活场景之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浸润群众的心灵,从而更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注重氛围熏陶。在街道、公园、校园、文化场所等重点区域,利用橱窗、板报、标语等形式,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思想、传统文化和历史人物。并且特别注重用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表现形式来宣传旗情旗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如在广场上矗立着对各个乡镇进行介绍的雕塑,用七言诗的形式介绍产业发展和民风民俗;文化景观大道上的标识都用篆书书写,并用赋的形式进行展示说明。
二是强化活动引领。诗词和书法,以独特的韵味沉淀着中华文化的精华。库伦旗已经连续举办三届诗词大会,2021年9月,又承办了通辽市首届中华诗词大会,库伦旗代表队在9个代表队中夺冠。库伦旗各族群众对古典诗词情有独钟,已经形成了浓厚的弘扬和传承的氛围,在学校里广大师生带着巨大的热情学习和传颂着古典诗词;在社会上有一批稳定的格律诗的创作者,成立了旗诗词协会。在2021年8月启动的“石榴籽杯”原创作品征集活动中,书法作品占了其中一大部分,篆隶楷行作品俱全,全旗的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写团结”。
三是抓住重点群体。满族姑娘徐帅,是全国唯一的人口全部为蒙古族乡镇额勒顺镇的统战委员,她连续创作了《家园》、《我爱你,我的祖国》等一批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原创歌曲,由旗乌兰牧骑演员演唱,在各族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她组织老年人一起活动,并开设石榴籽小课堂,共忆中华传统节日的来历和风俗。在共庆佳节的活动中增进了民族情感。全旗各个学校也正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学习生活。在橱窗、板报、走廊文化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组织开展了书法、绘画、诗词朗诵比赛和汉字书写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戏曲进校园的活动也一直在持续进行中,让各民族的孩子更多了解戏曲这个传统文化瑰宝的魅力,从而增加对中华文化的情感,在共学、共勉、共进中把中华文化的种子植入孩子的心灵。
三、让特色活动成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有力载体
2021年6月,库伦旗专门出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的方案,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特别在9月份内蒙古自治区第38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以来,各种宣教活动、文体活动、志愿活动渐次开展,异彩纷呈,而且有特点、有实效、有创新,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有力载体。
活动以“石榴籽”为统一的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库伦旗开展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列主题活动,都以“石榴籽”为标识:动员暑期在家大学生组建“石榴籽”志愿服务队,以大手拉小手的形式,通过座谈、游戏等形式向中小学生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理论政策;“石榴籽”杯原创作品征集活动,鼓励全旗各族群众在书法、绘画、摄影、诗歌的作品创作中描绘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场景;“石榴籽”访谈,发挥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的典型人物宣传引领作用;另外,还有“石榴籽”杯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很多活动。以“石榴籽”为统一标识,既起到了将很多日常开展的活动统筹起来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新内涵,又可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时刻提醒各族群众要珍视民族团结,爱护民族团结。
用团队“互嵌”促进情感互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促进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库伦旗的福缘寺社区有汉、满、蒙、回、朝鲜等5个民族,不同民族的社区居民自发组织起了很多文艺团体,开展了自娱自乐各种活动。库伦旗教体局出台方案让汉授学校和民族学校两两结对子,经常性的组织各种教研活动文体活动,让不同民族的师生在交流中互学互助互通。特别是自今年9月开始的民族互嵌式趣味联谊运动会,各学校的参赛队伍不是以往的两军对垒,而是两由一个民族学校和一个汉授学校各出一半队员两两合成一个队再进行循环比赛,各族的学生在合作竞赛中增进了解、结下友谊,在欢声笑语中演绎了民族团结精彩一幕。正是通过这些特色活动引领熏陶,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根植于广大青少年的心中。
四、让身边的榜样成为共同团结奋斗的示范引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榜样具体可感,也更具示范引领作用。库伦旗正是用“身边人、身边事”影响和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传递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营造讲团结促和谐的良好氛围。
2021年8月,库伦旗融媒体中心开设“石榴籽”访谈栏目。目前已播出8期。访谈对象主要是走出库伦的成功创业的典型,让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在走向成功的人生路上,学好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影响和鼓励少数民族的青少年学好通用语言文字成就多彩人生。另一类是直接面对各族群众的基层干部,让他们结合工作实际畅谈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共同奋斗的大好局面。
在“守望相助万人赞”短视频宣传推广活动“团结奋斗故事汇”板块,主要是用比赛的方式,发动广大群众,用“快手”等新媒体,记录和传播各民族人民友爱互助、携手创业、共创和谐、并肩战斗、爱国奉献的人物和事迹。
2021年10月库伦旗出台了《关于深入挖掘和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的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单位行动起来,在全旗范围内深入挖掘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并将举行高质量的表彰活动和颁奖典礼。达到在推荐过程中的宣传教育,汇聚起民族团结进步强大正能量。(作者李云鹏为库伦旗委统战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