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6851次,检查出站信号,确认发车信号,仪表显示正常,尾部风压正常,鸣笛启动!”
严格对标、规范操作、安全稳当启停车,对于全国道德模范、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西机务段包头运用车间电力机车司机杜海宽来说,30多年来,坚持每一次的严格操作才能保证乘客的旅程安全。
开了36年火车,别人觉得杜海宽对工作太较真,却不知这份较真正是他对工作热爱的体现。每次出车,哪些地方有问题,下次需要注意什么,杜海宽是那种只要干,就要彻底干好的人。
杜海宽说:“今天有一把闸我没对上标,我自己都跟自己过不去。”
当一名优秀的火车司机是杜海宽儿时的梦想。1985年,作为少有的专业科班生,杜海宽一毕业就被安排到包头西机务段技术室工作,他无比热爱自己的工作,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钻研和学习业务上。
从最早的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乘客的出行体验越来越好了,对司乘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杜海宽不断更新升级自己的专业知识,刚换代过渡到内燃机车时,电路图非常复杂,从走车电路、控制电路到主电路,开始操作后的杜海宽都能将这些背下来,熟练掌握机车操作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而这份从容背后的付出几乎没人能看到。
2010年,杜海宽承担的是包头到榆林间的旅客列车任务,这段303公里的线路上有4个隧道、18个分相区,还有不计其数的曲线和坡道。
杜海宽结合路面特点,反复试验,还自创在操作台“立积木”测平稳度的方法。列车行驶中,如果积木倒了,他就让徒弟把区段和时间记下来,退乘后认真分析行车记录,不断改进优化操作手法,就这样,凭借着日复一日的坚持和精益求精的磨练,杜海宽练就了“起车客不知,停车客不晓”的操作手法。
杜海宽的徒弟、呼铁局包西机务段电力机车司机王宇琦说:“杜师傅一直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他把行车安全当作重中之重,我从杜师傅身上学到了专业的精神,任何时候都要用高标准去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司机。”
旅程对于旅客来说是宜人的景色,是舒适的享受,而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可能就是往返的枯燥无味,然而杜海宽却能在忙碌和乏味中享受工作,他把每一次出车都当成是旅游,用极致的敬业精神来保证出色完成工作,他连续36年创造了“零违章、零违纪、零机破、零晚点、零投诉”的“五零”纪录,取得了安全运行5500趟、160多万公里的好成绩,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两个来回还多。
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力机车,火车车型更新迭代,火车速度不断加快,杜海宽从学员到司炉再到副司机,一路做到首席机车司机,而他日复一日、功不在舍的坚持和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努力仍像一面迎风的旗帜,指引激励着广大劳动者勇于创造、勤于奋斗,做新时代最美的奋斗者。(娜默热)